高雄長庚盧建璋醫師助直腸癌病患重獲新生
2023-06-03 點閱數:139,898

圖說: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盧建璋醫師。(高雄長庚提供)
【記者朱獻潀/高雄報導】高雄市70歲李姓男病患,5年前因糞便帶有血絲誤以為是痔瘡去中醫看診,因身體暴瘦體力變差血壓升高不適,於是前往高雄長庚醫院掛急診就醫做檢查,由大腸直腸肛門外科盧建璋醫師為他看診,經檢查確認罹患直腸癌第三期,晴天霹靂令他一時也無法接受,但在盧醫師本著醫者父母心仁心仁術引領與治療後,人生重獲新生與光明。
李性患者表示,盧建璋醫師是一位有耐心、愛心及醫德之人,在這漫長5年治療過程中,李醫生細心明確說明治療過程給予鼓勵,李醫生告訴他,他的癌細胞是長在位於昇結腸部位且有破皮出血的狀況需要進行輸血,他相信聽取建議與配合,過程相當順利,心寬也有助於做化療與治療,目前已一切恢復正常指數,非常感激李建璋醫師給他重獲新生的人生。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建璋說,直腸位於肛門與大腸之間, 大約是15-20公分,具有儲存糞便及排便緩沖的功能。由於位於排泄物最末出口,也最容易成為致癌物攻擊的目標; 同時因其接近肛門的括約肌及骨盆腔周邊骨頭結構與下肢重要血管與神經的包圍,而且在中下段直腸並無漿膜層包覆,導致一旦發生癌症,便容易因骨盆腔狹窄的空間與腫瘤容易穿越腸壁使得治療困難而有較差的預後,另外在直腸部位的癌症還有可能會有令人聞之色變的『人工肛門』。
盧建璋醫師表示,因為上述的種種特性與難處,使得直腸癌與大腸癌有著完全不同的治療觀念,針對民眾諸多疑惑以問答方式說明,問:我得了直腸癌,需要接受哪些檢查?答:直腸癌的檢查包含醫師進行肛門指診(可以協助判斷治療工具選擇與癌症和周邊器官的影響)、腸鏡檢查與切片、肺部與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可以判斷是否有肺臟、肝臟有無轉移,腫瘤有無侵犯周邊器官及是否有淋巴轉移。)、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可協助分析腫瘤侵犯深度與是否有淋巴轉移,但檢查較費時)、正子掃描(可協助判斷是否有其他部位轉移,但非常規檢查,需自費)。
最近免疫治療的介入,在國外有第二期試驗的結果顯示PD-1 免疫抗體藥物合併放射治療在MIS-high的直腸癌病人有相當好的療效(100%全消除),但這仍需要長期追蹤。盧建璋醫師呼籲早期發現,儘早治療仍然是達成良好治療效果的不二法門。
【記者朱獻潀/高雄報導】高雄市70歲李姓男病患,5年前因糞便帶有血絲誤以為是痔瘡去中醫看診,因身體暴瘦體力變差血壓升高不適,於是前往高雄長庚醫院掛急診就醫做檢查,由大腸直腸肛門外科盧建璋醫師為他看診,經檢查確認罹患直腸癌第三期,晴天霹靂令他一時也無法接受,但在盧醫師本著醫者父母心仁心仁術引領與治療後,人生重獲新生與光明。
李性患者表示,盧建璋醫師是一位有耐心、愛心及醫德之人,在這漫長5年治療過程中,李醫生細心明確說明治療過程給予鼓勵,李醫生告訴他,他的癌細胞是長在位於昇結腸部位且有破皮出血的狀況需要進行輸血,他相信聽取建議與配合,過程相當順利,心寬也有助於做化療與治療,目前已一切恢復正常指數,非常感激李建璋醫師給他重獲新生的人生。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建璋說,直腸位於肛門與大腸之間, 大約是15-20公分,具有儲存糞便及排便緩沖的功能。由於位於排泄物最末出口,也最容易成為致癌物攻擊的目標; 同時因其接近肛門的括約肌及骨盆腔周邊骨頭結構與下肢重要血管與神經的包圍,而且在中下段直腸並無漿膜層包覆,導致一旦發生癌症,便容易因骨盆腔狹窄的空間與腫瘤容易穿越腸壁使得治療困難而有較差的預後,另外在直腸部位的癌症還有可能會有令人聞之色變的『人工肛門』。
盧建璋醫師表示,因為上述的種種特性與難處,使得直腸癌與大腸癌有著完全不同的治療觀念,針對民眾諸多疑惑以問答方式說明,問:我得了直腸癌,需要接受哪些檢查?答:直腸癌的檢查包含醫師進行肛門指診(可以協助判斷治療工具選擇與癌症和周邊器官的影響)、腸鏡檢查與切片、肺部與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可以判斷是否有肺臟、肝臟有無轉移,腫瘤有無侵犯周邊器官及是否有淋巴轉移。)、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可協助分析腫瘤侵犯深度與是否有淋巴轉移,但檢查較費時)、正子掃描(可協助判斷是否有其他部位轉移,但非常規檢查,需自費)。
最近免疫治療的介入,在國外有第二期試驗的結果顯示PD-1 免疫抗體藥物合併放射治療在MIS-high的直腸癌病人有相當好的療效(100%全消除),但這仍需要長期追蹤。盧建璋醫師呼籲早期發現,儘早治療仍然是達成良好治療效果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