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籲成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基金 保障消費者權益
2023-03-24 點閱數:136,024

【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有鑒於國內金融消費市場爭議不斷,許多民眾遭受到金融機構理專話術引導,導致投資嚴重虧損,但政府金管單位卻消極以對,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二十四)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蔡政府由金管會周邊機構單位淨值一千四百億元中,提撥一千億元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倘若蔡政府不願做,二0二四年若國民黨執政,一定會全力推動成立。(見圖)
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全國二千三百萬民眾絕大部分都有金融消費,從單純的存款、借款,到金融商品購買、投資,而金融消費者保護至少攸關一千二百萬民眾的基本權益。
「法律規定很清楚,但執行上衍生很多爭議,傷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曾銘宗指出,近年發生許多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銀行理專的話術所欺騙,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及評議案件」統計,一一一年一般案件有一萬五千四百七十三件,防疫保單案件有四萬七千二百九十一件,總計高達六萬二千七百六十四件。曾銘宗強調,這些數字是有提出申訴,還有更多民眾自認倒楣,並未提出申訴,件數將會更高。
曾銘宗分析,金融消費爭議類型包括了:一、壽險理賠爭議-例如健康險住院、手術理賠標準爭議。二、產險理賠爭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防疫保單,理賠標準發生重大爭議。三、銷售不當產品-例如將高風險金融商品賣給銀髮族。四、契約簽署問題-到底是否由當事人簽署的爭議。
曾銘宗表示,一旦發生爭議,除了申訴、評議,很多金融機構根本不理會消費者,甚至要消費者直接打官司,但金融機構占有資訊上的優勢,以及充沛的法務專業人員,消費者在司法訴訟上幾乎都敗訴。
曾銘宗認為,金管會周邊機構單位,包括了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集保公司,這是政府特許事業、獨佔事業,淨值到去年底超過一千四百億元,每年還增加一百五十億元到二百億元,金管會也不知道該如何妥善使用。
因此,國民黨團提出:一、請金管會從一千四百億元淨值中,移撥一千億元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保護金融消費者,以利金融業永續發展,確保金融消費者權益。二、充實投保中心、評議中心財務、人力,以強化金融消費爭議保護、調處功能。三、調降股票投資人手續費(現為百分之零點一四二五),回饋投資人。
書記長謝衣鳳表示,根據證交所資料,投資人新開戶人數在二0二二年有五十一萬五千五百零六人,單就今年二月新開戶人數就有七萬零九百四十六人,累計兩年內開戶人數高達一千二百一十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一人,這只是在證交所開戶,還未計算透過銀行理專所販售金融商品而開戶人數。
謝衣鳳指出,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申訴及評議案件收受件數統計,二0二一年一萬零四百二十六件、二0二一年九千四百四十六件、二0二二年一萬二千二百四十四件,這還不包含防疫保單申訴案件。顯見投資爭議案件越來越多,金管單位卻沒有好好處理,讓金融投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受到政府的保障。
謝衣鳳強調,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是世界趨勢,證券周邊機構淨值這麼的高,獲利這麼的好,政府應該慎重考慮成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基金」,保護國內金融消費者。
藍委王鴻薇表示,金融詐騙態樣相當的多,近年更發現,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詐騙的人數節節升高,令人感到遺憾地是,高齡金融消費者所遭受到的詐騙,還不是詐騙集團所為,而是銀行金融消費、證券等商品理專,用話術、不當手段,讓高齡金融消費者受到詐騙、剝削。
王鴻薇指出,據統計,高齡剝削案件當中,以銀行爭議占比高達百分之三十八,其次是保險占百分之二十三、證券期貨占百分之十七。再從剝削樣態來看,除了將印鑑、存摺交給理專,也包括不實廣告招攬、販售高風險延伸性金融商品等,銀行理專為了個人業績不擇手段找上高齡者,一旦發生糾紛,大都血本無歸。
再者,政府金管單位對於銀行罰款相當的低,有銀行理專以詐騙手段讓投資人虧損六千萬元,金管單位僅罰一千多萬元,這對金融消費者來說,根本毫無保障,金管單位必須要有夠完善機制,改善金融消費市場。
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全國二千三百萬民眾絕大部分都有金融消費,從單純的存款、借款,到金融商品購買、投資,而金融消費者保護至少攸關一千二百萬民眾的基本權益。
「法律規定很清楚,但執行上衍生很多爭議,傷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曾銘宗指出,近年發生許多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銀行理專的話術所欺騙,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及評議案件」統計,一一一年一般案件有一萬五千四百七十三件,防疫保單案件有四萬七千二百九十一件,總計高達六萬二千七百六十四件。曾銘宗強調,這些數字是有提出申訴,還有更多民眾自認倒楣,並未提出申訴,件數將會更高。
曾銘宗分析,金融消費爭議類型包括了:一、壽險理賠爭議-例如健康險住院、手術理賠標準爭議。二、產險理賠爭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防疫保單,理賠標準發生重大爭議。三、銷售不當產品-例如將高風險金融商品賣給銀髮族。四、契約簽署問題-到底是否由當事人簽署的爭議。
曾銘宗表示,一旦發生爭議,除了申訴、評議,很多金融機構根本不理會消費者,甚至要消費者直接打官司,但金融機構占有資訊上的優勢,以及充沛的法務專業人員,消費者在司法訴訟上幾乎都敗訴。
曾銘宗認為,金管會周邊機構單位,包括了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集保公司,這是政府特許事業、獨佔事業,淨值到去年底超過一千四百億元,每年還增加一百五十億元到二百億元,金管會也不知道該如何妥善使用。
因此,國民黨團提出:一、請金管會從一千四百億元淨值中,移撥一千億元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保護金融消費者,以利金融業永續發展,確保金融消費者權益。二、充實投保中心、評議中心財務、人力,以強化金融消費爭議保護、調處功能。三、調降股票投資人手續費(現為百分之零點一四二五),回饋投資人。
書記長謝衣鳳表示,根據證交所資料,投資人新開戶人數在二0二二年有五十一萬五千五百零六人,單就今年二月新開戶人數就有七萬零九百四十六人,累計兩年內開戶人數高達一千二百一十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一人,這只是在證交所開戶,還未計算透過銀行理專所販售金融商品而開戶人數。
謝衣鳳指出,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申訴及評議案件收受件數統計,二0二一年一萬零四百二十六件、二0二一年九千四百四十六件、二0二二年一萬二千二百四十四件,這還不包含防疫保單申訴案件。顯見投資爭議案件越來越多,金管單位卻沒有好好處理,讓金融投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受到政府的保障。
謝衣鳳強調,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是世界趨勢,證券周邊機構淨值這麼的高,獲利這麼的好,政府應該慎重考慮成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基金」,保護國內金融消費者。
藍委王鴻薇表示,金融詐騙態樣相當的多,近年更發現,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詐騙的人數節節升高,令人感到遺憾地是,高齡金融消費者所遭受到的詐騙,還不是詐騙集團所為,而是銀行金融消費、證券等商品理專,用話術、不當手段,讓高齡金融消費者受到詐騙、剝削。
王鴻薇指出,據統計,高齡剝削案件當中,以銀行爭議占比高達百分之三十八,其次是保險占百分之二十三、證券期貨占百分之十七。再從剝削樣態來看,除了將印鑑、存摺交給理專,也包括不實廣告招攬、販售高風險延伸性金融商品等,銀行理專為了個人業績不擇手段找上高齡者,一旦發生糾紛,大都血本無歸。
再者,政府金管單位對於銀行罰款相當的低,有銀行理專以詐騙手段讓投資人虧損六千萬元,金管單位僅罰一千多萬元,這對金融消費者來說,根本毫無保障,金管單位必須要有夠完善機制,改善金融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