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壓太低也會頭痛 新竹臺大分院改善治癒
2022-08-22 點閱數:142

圖說:李承軒醫師說明患者的影像檢查結果,發現有腦靜脈竇鼓漲及輕微硬腦膜下血腫等症狀。(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蔡秀琴/竹縣報導】腦壓高可能會頭痛,但你聽過「低腦壓頭痛」嗎?這樣的病人在神經科診間並不罕見,而且可能有嚴重併發症!36歲男性工程師,某天早上起床後發現頭後側到脖子相當疼痛,伴隨噁心、頭暈症狀,但頭痛竟只在站起來時出現,若躺下十分鐘內會完全緩解,屢試不爽。
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發現腦靜脈竇鼓漲及輕微硬腦膜下血腫。會診神經科醫師後,診斷為「低腦壓頭痛」,且脊椎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胸椎旁有腦脊髓液滲漏。病人住院後立即接受由麻醉科醫師施行「硬膜外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治療,隔天頭痛症狀幾乎完全消失。出院後他平躺休息幾天,他很快回到工作崗位。術後一個月追蹤電腦斷層,發現硬膜下血腫已吸收。
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李承軒醫師表示,綜合上述案例,低腦壓頭痛(low pressure headache)一般為自發性顱內低壓(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通常為不明促發因子造成,少數在發病前有跌倒、提重物、打噴嚏或劇烈運動,被認為可能有相關性。另有一部分為接受腰椎穿刺後腦脊髓液滲漏或者因脊髓腔廔管造成。此病好發於40歲上下,但任何年紀均有可能。根據統計,每年每10萬人當中約5人會得到此病。
李承軒醫師說明,低腦壓頭痛的症狀,典型為急性「姿勢性頭痛」,常在直立姿勢下15分鐘內出現雙側後腦至頸部、前額部或全面性頭痛,而在平躺數分鐘內可減緩,通常止痛藥無太大幫助。其他合併症狀包括後頸僵硬、噁心想吐、聽覺異常及耳鳴、畏光、背痛等。另外較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包含腦血腫、靜脈栓塞、腦梗塞等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
李承軒醫師提醒,若患有突發姿勢性頭痛,可能為腦脊髓液滲漏造成之低腦壓頭痛。然而若已發生一陣子,症狀可能變為不典型(如:出力咳嗽引發頭痛或於一天當中的後半出現頭痛,或變為非頭痛症狀)而不易判斷。
另外,偏頭痛、頸椎型頭痛、鼻竇炎、端坐性心搏過速症或腦部病灶等亦可出現與姿勢有關的頭痛,建議至神經科門診詳細診視。研究顯示,自發性顱內低壓有高達九成的誤診率,然而若診斷正確,多數可經由治療而改善治癒。新竹臺大分院整合了神經內科、麻醉科、影像科之專業醫療團隊,從正確診斷到治療,提供第一線完整照護給特殊的低壓性頭痛病人。
【記者蔡秀琴/竹縣報導】腦壓高可能會頭痛,但你聽過「低腦壓頭痛」嗎?這樣的病人在神經科診間並不罕見,而且可能有嚴重併發症!36歲男性工程師,某天早上起床後發現頭後側到脖子相當疼痛,伴隨噁心、頭暈症狀,但頭痛竟只在站起來時出現,若躺下十分鐘內會完全緩解,屢試不爽。
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發現腦靜脈竇鼓漲及輕微硬腦膜下血腫。會診神經科醫師後,診斷為「低腦壓頭痛」,且脊椎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胸椎旁有腦脊髓液滲漏。病人住院後立即接受由麻醉科醫師施行「硬膜外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治療,隔天頭痛症狀幾乎完全消失。出院後他平躺休息幾天,他很快回到工作崗位。術後一個月追蹤電腦斷層,發現硬膜下血腫已吸收。
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李承軒醫師表示,綜合上述案例,低腦壓頭痛(low pressure headache)一般為自發性顱內低壓(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通常為不明促發因子造成,少數在發病前有跌倒、提重物、打噴嚏或劇烈運動,被認為可能有相關性。另有一部分為接受腰椎穿刺後腦脊髓液滲漏或者因脊髓腔廔管造成。此病好發於40歲上下,但任何年紀均有可能。根據統計,每年每10萬人當中約5人會得到此病。
李承軒醫師說明,低腦壓頭痛的症狀,典型為急性「姿勢性頭痛」,常在直立姿勢下15分鐘內出現雙側後腦至頸部、前額部或全面性頭痛,而在平躺數分鐘內可減緩,通常止痛藥無太大幫助。其他合併症狀包括後頸僵硬、噁心想吐、聽覺異常及耳鳴、畏光、背痛等。另外較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包含腦血腫、靜脈栓塞、腦梗塞等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
李承軒醫師提醒,若患有突發姿勢性頭痛,可能為腦脊髓液滲漏造成之低腦壓頭痛。然而若已發生一陣子,症狀可能變為不典型(如:出力咳嗽引發頭痛或於一天當中的後半出現頭痛,或變為非頭痛症狀)而不易判斷。
另外,偏頭痛、頸椎型頭痛、鼻竇炎、端坐性心搏過速症或腦部病灶等亦可出現與姿勢有關的頭痛,建議至神經科門診詳細診視。研究顯示,自發性顱內低壓有高達九成的誤診率,然而若診斷正確,多數可經由治療而改善治癒。新竹臺大分院整合了神經內科、麻醉科、影像科之專業醫療團隊,從正確診斷到治療,提供第一線完整照護給特殊的低壓性頭痛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