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視傳系設計騷體 獲金點新秀設計獎
2022-06-30 點閱數:121,534

圖說:指導老師鄧婉玲示範了字體在設計的應用層面,作品細緻且完整度高,因此能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記者蔡鳳凰/攝)
【記者蔡鳳凰/大村報導】創作有台灣味的字體!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大四生謝銘勳、王瑜君、李國楨、賴奕均、陳意婷設計字體「騷體」,挑戰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舉辦的新一代設計展競賽,作品「騷誌SOUND」勇奪傳達設計類「金點新秀設計獎」,獲頒獎金新台幣2萬元。
視傳系四年級的謝銘勳表示,「騷誌SOUND」以字型設計為主軸,除了設計字型「騷體」,他們還設計了專刊「騷誌」,書中紀錄了他們發想、設計製作「騷體」的過程,以及字型的設計應用。
「騷體」的靈感來自台灣的生活街道,街上的招牌經常使用手寫毛筆字,感覺特別有溫度,但毛筆字數位化、變成電腦字型後,那種手寫的溫度流失了,因此他們希望可以創作一組有溫度的手寫字型,讓招牌文字更有台灣味。
字型設計以曲線為主,字型特色在於文字筆畫的收尾,會像馬尾或毛筆一樣,有飄起、騷起的感覺,因此取名為「騷體」,英文「SOUND」是發聲的意思,期許能像古代的騷人墨客般,古人用文章發聲,他們透過造字來發聲,希望可以引發共鳴。
設計過程從涵蓋多種筆劃的「永東國酬愛袋騷誌」8個字開始,目前總共設計有270個字,他們的創作靈感來自街道招牌,因此也嘗試把設計應用到招牌上,在專刊「騷誌」裡,可以看到「騷體」應用的設計畫面。
【記者蔡鳳凰/大村報導】創作有台灣味的字體!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大四生謝銘勳、王瑜君、李國楨、賴奕均、陳意婷設計字體「騷體」,挑戰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舉辦的新一代設計展競賽,作品「騷誌SOUND」勇奪傳達設計類「金點新秀設計獎」,獲頒獎金新台幣2萬元。
視傳系四年級的謝銘勳表示,「騷誌SOUND」以字型設計為主軸,除了設計字型「騷體」,他們還設計了專刊「騷誌」,書中紀錄了他們發想、設計製作「騷體」的過程,以及字型的設計應用。
「騷體」的靈感來自台灣的生活街道,街上的招牌經常使用手寫毛筆字,感覺特別有溫度,但毛筆字數位化、變成電腦字型後,那種手寫的溫度流失了,因此他們希望可以創作一組有溫度的手寫字型,讓招牌文字更有台灣味。
字型設計以曲線為主,字型特色在於文字筆畫的收尾,會像馬尾或毛筆一樣,有飄起、騷起的感覺,因此取名為「騷體」,英文「SOUND」是發聲的意思,期許能像古代的騷人墨客般,古人用文章發聲,他們透過造字來發聲,希望可以引發共鳴。
設計過程從涵蓋多種筆劃的「永東國酬愛袋騷誌」8個字開始,目前總共設計有270個字,他們的創作靈感來自街道招牌,因此也嘗試把設計應用到招牌上,在專刊「騷誌」裡,可以看到「騷體」應用的設計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