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大廠紛到高雄設廠 陸淑美辦公聽會檢視科技廊道生活機能
2022-06-23

【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陸續決定進駐高雄,產生磁吸的產業聚集效應,就業人口也勢必大增,然而園區周邊相關的生活機能是否相對提升,高雄市議會於今(23)日由副議長陸淑美舉辦「產業進駐,生活圈進駐呢?─檢視科技廊道的宜居生活機能」公聽會,學者提出比照南科特定區計畫,開發特定區建構產業居住生活圈。
陸淑美指出,去年11月台積電宣布要來高雄設立晶圓廠,另緯創資通、三元能源、德商默克集團等紛紛到高雄設廠,逐步建構起南臺灣的S科技廊道。
陸淑美說,市民對於這些大廠的進駐一時之間的感受並不強烈,但對房價和物價的起伏超有感。市府應超前佈署園區周邊的公共設施。
她以橋頭為例,橋頭新市鎮幾年來進駐了數千居民,但公共設施無法滿足新市鎮的需求,當地里長對市府也有所抱怨,高雄市宜居城市喊了十多年,但高雄市人口卻往下滑,盼高雄市在成為科技大城的同時,也能成為幸福宜居的家園。
副市長林欽榮長表示,國際大廠陸續投資高雄,投資區位分布多集中北高雄(路科、橋科),未來5年內預估新增4萬5000個就業機會,市府概算初步衍生企業安家需求約2萬戶。市府成立企業安家住宅審議會及整合平台,並依法透過設定地上權、附款式標售、公辦都更及捷運開發等方式,取得企業安家住宅基地。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建議市府比照南科特定區的計畫,用開發許可浮動分區的方式,不僅提供園區周邊生活服務機能,加速建構產業及居住生活圈,也能減輕市府開發的壓力。而特定區的位置可規劃於國道1號到國道3號之間,台17線可作為北高雄農漁休閒觀光的軸線。
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劉廷揚對於科技大廠的進駐,建議市府採取各種措施讓北漂的人才回到高雄,減輕企業徵才的壓力,另應設立實驗中小學以解決園區員工子女就學的需求。
義守大學副教授李樑堅針對六所大學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碩士生六百多位調查,高雄產業發展可吸引北漂中漂回來,但年輕人對於購屋壓力加大。
他也提到半導體產業薪水高,衝擊現有的傳產找不到人才,市府也應考量鋼鐵、石化等產業與科技業均衡發展。
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光佐提出,讓產業園區員工定居在於舊城區生活的便利性。
他指出,岡山舊城區巷道不通暢、生活環境不夠理想,再者原縣區容積率過低,興建成本高也導致房價必須拉高,使得許多建設公司不願意開發舊城區。另外高鐵橋下台39線道應加速開發,打通台南與高雄的交通幹道。
陸淑美強調,逐步成形的S科技廊道位高雄創造數千億的產值,帶來數萬個工作機會,是高雄蛻變的新契機,期待相關公共建設一併到位,創造高雄美好生活圈,真正實踐宜居城市的願景。
陸淑美指出,去年11月台積電宣布要來高雄設立晶圓廠,另緯創資通、三元能源、德商默克集團等紛紛到高雄設廠,逐步建構起南臺灣的S科技廊道。
陸淑美說,市民對於這些大廠的進駐一時之間的感受並不強烈,但對房價和物價的起伏超有感。市府應超前佈署園區周邊的公共設施。
她以橋頭為例,橋頭新市鎮幾年來進駐了數千居民,但公共設施無法滿足新市鎮的需求,當地里長對市府也有所抱怨,高雄市宜居城市喊了十多年,但高雄市人口卻往下滑,盼高雄市在成為科技大城的同時,也能成為幸福宜居的家園。
副市長林欽榮長表示,國際大廠陸續投資高雄,投資區位分布多集中北高雄(路科、橋科),未來5年內預估新增4萬5000個就業機會,市府概算初步衍生企業安家需求約2萬戶。市府成立企業安家住宅審議會及整合平台,並依法透過設定地上權、附款式標售、公辦都更及捷運開發等方式,取得企業安家住宅基地。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建議市府比照南科特定區的計畫,用開發許可浮動分區的方式,不僅提供園區周邊生活服務機能,加速建構產業及居住生活圈,也能減輕市府開發的壓力。而特定區的位置可規劃於國道1號到國道3號之間,台17線可作為北高雄農漁休閒觀光的軸線。
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劉廷揚對於科技大廠的進駐,建議市府採取各種措施讓北漂的人才回到高雄,減輕企業徵才的壓力,另應設立實驗中小學以解決園區員工子女就學的需求。
義守大學副教授李樑堅針對六所大學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碩士生六百多位調查,高雄產業發展可吸引北漂中漂回來,但年輕人對於購屋壓力加大。
他也提到半導體產業薪水高,衝擊現有的傳產找不到人才,市府也應考量鋼鐵、石化等產業與科技業均衡發展。
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光佐提出,讓產業園區員工定居在於舊城區生活的便利性。
他指出,岡山舊城區巷道不通暢、生活環境不夠理想,再者原縣區容積率過低,興建成本高也導致房價必須拉高,使得許多建設公司不願意開發舊城區。另外高鐵橋下台39線道應加速開發,打通台南與高雄的交通幹道。
陸淑美強調,逐步成形的S科技廊道位高雄創造數千億的產值,帶來數萬個工作機會,是高雄蛻變的新契機,期待相關公共建設一併到位,創造高雄美好生活圈,真正實踐宜居城市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