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1917 設全國唯一「機構型收治站」
2022-05-17

【記者奎志/基隆報導】基隆市今天(17日)新增1917例確診,基隆市長林右昌為因應疫情變化,日前指示利用已裁撤的市立仁愛之家仁德樓三樓空間,整備成為全國唯一「機構型後送收治站」,可提供20房、共40床收治機構住民,協助染疫的機構執行住民降載、照顧分流與環境清消任務。
市長林右昌前往視察後表示,基隆是此波疫情的最前線,碰到的問題也將是全國各縣市未來會面臨的狀況,只能提早準備、臨機應變!而長照機構染疫風險高,全國皆然,中央的指引是就地安置,市府也照中央指引來做;不過也預想萬一爆發機構大規模染疫,且就地分艙安置不易時,最好能有機構型收治站來進行後送,所以預先做了準備。(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林右昌強調,由於全國養護機構很多都屬於中小型規模,特別是49床以下之小型養護機構大多為「單一樓層」設置,一旦有住民染疫,因為空間極其有限,現實上很難依照中央指引來規劃分區隔離照顧與人力分流等。有鑑於此,他於4月份親自前往仁愛之家場勘後,隨即下令社會處,以該院內仁德樓三樓為第一階段整備區域,僅12個工作天就順利完成各項軟硬體工程、環境整理及保全監視等作業。目前,可提供20間房、1間儲藏室及1間交誼廳,供進場機構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運用。
林右昌肯定這是公私合作防疫的成果,除了社會處、綜發處、衛生局及消防局跨局處合作之外,他特別感謝基隆長期照顧協會林子右理事長、施冠榮常務理事與協會同仁,配合市府防疫需求,協助募集物資甚至還幫忙鋪床,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有限資源完成這項工作。
市長林右昌前往視察後表示,基隆是此波疫情的最前線,碰到的問題也將是全國各縣市未來會面臨的狀況,只能提早準備、臨機應變!而長照機構染疫風險高,全國皆然,中央的指引是就地安置,市府也照中央指引來做;不過也預想萬一爆發機構大規模染疫,且就地分艙安置不易時,最好能有機構型收治站來進行後送,所以預先做了準備。(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林右昌強調,由於全國養護機構很多都屬於中小型規模,特別是49床以下之小型養護機構大多為「單一樓層」設置,一旦有住民染疫,因為空間極其有限,現實上很難依照中央指引來規劃分區隔離照顧與人力分流等。有鑑於此,他於4月份親自前往仁愛之家場勘後,隨即下令社會處,以該院內仁德樓三樓為第一階段整備區域,僅12個工作天就順利完成各項軟硬體工程、環境整理及保全監視等作業。目前,可提供20間房、1間儲藏室及1間交誼廳,供進場機構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運用。
林右昌肯定這是公私合作防疫的成果,除了社會處、綜發處、衛生局及消防局跨局處合作之外,他特別感謝基隆長期照顧協會林子右理事長、施冠榮常務理事與協會同仁,配合市府防疫需求,協助募集物資甚至還幫忙鋪床,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有限資源完成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