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保養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天壇、頤和園等修繕
2022-04-19 點閱數:121,296

圖:北京故宮博物院。(翻攝視覺中國/資料圖片)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宣佈,故宮博物院、天壇、大運河、頤和園、明十三陵五處世界文化遺產將進行局部修繕或保養。
故宮城牆西北段在1981年和1988年進行過兩次維修,均是因為滲水而出現牆體鼓閃、坍塌。此次修繕將進一步加強牆體修繕歷史資料的研究與分析,明確本次修繕城牆的頂層地面、立面的詳細構造、砌築材料及做法,加強對牆體結構和現有病害的研究,評估牆體的穩定性,加強城牆頂面防水、排水的勘察與病害分析等。
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的南新倉,是明清兩代皇家官倉,現保留9座古倉廒,是北京都城史、漕運史的見證。此次修繕將嚴格依照「最小干預」原則,恢復倉廒的階條石、門窗等,對柱、梁、枋、檁等木構件進行更換、修補、加固,對牆面進行剔補修繕等。
明十三陵部分文物古建也將迎來修繕,其中包括明十三陵神路五孔橋和四妃二太子墳照壁。天壇外壇牆近期開展修繕,涉及祈谷門至自然博物館部分段。頤和園管理處近期將對四大部洲與周邊遺址構虛軒進行保養。
(李祺瑤)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宣佈,故宮博物院、天壇、大運河、頤和園、明十三陵五處世界文化遺產將進行局部修繕或保養。
故宮城牆西北段在1981年和1988年進行過兩次維修,均是因為滲水而出現牆體鼓閃、坍塌。此次修繕將進一步加強牆體修繕歷史資料的研究與分析,明確本次修繕城牆的頂層地面、立面的詳細構造、砌築材料及做法,加強對牆體結構和現有病害的研究,評估牆體的穩定性,加強城牆頂面防水、排水的勘察與病害分析等。
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的南新倉,是明清兩代皇家官倉,現保留9座古倉廒,是北京都城史、漕運史的見證。此次修繕將嚴格依照「最小干預」原則,恢復倉廒的階條石、門窗等,對柱、梁、枋、檁等木構件進行更換、修補、加固,對牆面進行剔補修繕等。
明十三陵部分文物古建也將迎來修繕,其中包括明十三陵神路五孔橋和四妃二太子墳照壁。天壇外壇牆近期開展修繕,涉及祈谷門至自然博物館部分段。頤和園管理處近期將對四大部洲與周邊遺址構虛軒進行保養。
(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