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愛無礙!北京打造無障礙環境 讓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
2022-04-18 點閱數:116,727

圖說: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內,志願者在調節無障礙公共售賣點小圓桌的高度,以方便使用。(張正曄/攝)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舉辦促進了無障礙建設。近3年來,北京累計整治整改點位33.6萬個,精心打造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城市功能核心區、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基本實現無障礙化,群眾好評率達到88.35%……北京,逐步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
●殘疾朋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2019年11月,《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印發。方案明確了4個重點領域的17項任務,盲道、人行道、地面交通、政務服務視窗、居住社區等均被列入,實行應改盡改。
外面的環境便利了、舒適了,殘疾人朋友自然喜歡走出家門。家住亞運村街道的張玉良組建了一支殘疾人輪椅訓練隊,每週都到安慧裡社區的葫蘆島廣場進行輪椅康復訓練。得益於無障礙改造工作,廣場上安裝了全新的坡道和分層的扶手,道路採用防滑透水的瀝青材質,活動空間的入口也消除了高差,方便輪椅通行。有了友好的環境,張玉良和朋友更願意出門散心鍛煉。
3年來,北京的無障礙環境適用水準顯著提升,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沒有中斷點、緣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地鐵1、2號線等老線車站更新59部爬樓車和142部輪椅升降平臺;1.2萬餘輛公車配備無障礙導板等設施,更多殘疾人、老年人可以獨立出行。市、區、街鄉三級政務服務大廳,二、三級醫院,一、二類公共廁所全面實現無障礙化。
●從「能用就行」到「管用好用」
在提升和改造中,一切均從小處著眼。前門草廠地區有900戶約2300位居民,其中持證殘疾人400多人。前門街道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徵求居民需求,對有輪椅出行需求的居民「一戶一方案」修建坡道。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發佈後,又出臺了配套的技術指標圖冊。「以前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現在不僅要能用,還要管用、好用。」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無障礙協調處處長彭四田舉例,無障礙指南裡要求,設置無障礙廁位的公共衛生間內應提供不小於80釐米的通行寬度,但實際改造中卻把寬度提到了85釐米,甚至運動員流線拓寬到1米以上。
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懷正體現在每一釐米的用心之中。2000名專業監督員活躍在一線,參與事前評估、事中指導、事後驗收。北京冬奧組委還聘用了10名無障礙監督員,所有整改點位元的按鈕、扶手、抓杆的位置,寬了還是細了,長了還是短了,都是在殘疾人朋友的體驗中一點點總結比較出來的。
●無障礙意識深入人心
數位化、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的支援,也助推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智慧化、多元化。
2022年2月5日,冬奧會的第1個比賽日,大陸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項目奪得首金。直播畫面中右下角出現了手語數字人。冬奧手語播報數位人系統的投入使用,為熟悉手語的聽障人士帶來了精彩解說。
三年來,老舊社區「菜單式」改造、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改造成為常規性項目,2.95萬棟老舊住宅樓加裝扶手、單元門口進行坡化,努力解決群眾家門口「最後一公里」的無障礙問題。
(任珊)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舉辦促進了無障礙建設。近3年來,北京累計整治整改點位33.6萬個,精心打造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城市功能核心區、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基本實現無障礙化,群眾好評率達到88.35%……北京,逐步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
●殘疾朋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2019年11月,《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印發。方案明確了4個重點領域的17項任務,盲道、人行道、地面交通、政務服務視窗、居住社區等均被列入,實行應改盡改。
外面的環境便利了、舒適了,殘疾人朋友自然喜歡走出家門。家住亞運村街道的張玉良組建了一支殘疾人輪椅訓練隊,每週都到安慧裡社區的葫蘆島廣場進行輪椅康復訓練。得益於無障礙改造工作,廣場上安裝了全新的坡道和分層的扶手,道路採用防滑透水的瀝青材質,活動空間的入口也消除了高差,方便輪椅通行。有了友好的環境,張玉良和朋友更願意出門散心鍛煉。
3年來,北京的無障礙環境適用水準顯著提升,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沒有中斷點、緣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地鐵1、2號線等老線車站更新59部爬樓車和142部輪椅升降平臺;1.2萬餘輛公車配備無障礙導板等設施,更多殘疾人、老年人可以獨立出行。市、區、街鄉三級政務服務大廳,二、三級醫院,一、二類公共廁所全面實現無障礙化。
●從「能用就行」到「管用好用」
在提升和改造中,一切均從小處著眼。前門草廠地區有900戶約2300位居民,其中持證殘疾人400多人。前門街道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徵求居民需求,對有輪椅出行需求的居民「一戶一方案」修建坡道。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發佈後,又出臺了配套的技術指標圖冊。「以前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現在不僅要能用,還要管用、好用。」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無障礙協調處處長彭四田舉例,無障礙指南裡要求,設置無障礙廁位的公共衛生間內應提供不小於80釐米的通行寬度,但實際改造中卻把寬度提到了85釐米,甚至運動員流線拓寬到1米以上。
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懷正體現在每一釐米的用心之中。2000名專業監督員活躍在一線,參與事前評估、事中指導、事後驗收。北京冬奧組委還聘用了10名無障礙監督員,所有整改點位元的按鈕、扶手、抓杆的位置,寬了還是細了,長了還是短了,都是在殘疾人朋友的體驗中一點點總結比較出來的。
●無障礙意識深入人心
數位化、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的支援,也助推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智慧化、多元化。
2022年2月5日,冬奧會的第1個比賽日,大陸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項目奪得首金。直播畫面中右下角出現了手語數字人。冬奧手語播報數位人系統的投入使用,為熟悉手語的聽障人士帶來了精彩解說。
三年來,老舊社區「菜單式」改造、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改造成為常規性項目,2.95萬棟老舊住宅樓加裝扶手、單元門口進行坡化,努力解決群眾家門口「最後一公里」的無障礙問題。
(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