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公布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結果:應該是源自人類
2023-04-08 點閱數:129,306

圖為大陸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翻拍中新社)
【記者洪運/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他們確信大陸手上有更多可以揭開COVID-19疫情起源的資料,要求中方應立即將相關資訊對外分享。大家疾控中心今天否認中方刻意隱瞞與刪除COVID-19疫情溯源數據與研究成果,強調在武漢蒐集的數據已在國內外5個數據庫同步釋放,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的根據能夠明確病毒真正的起源。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針對中方COVID-19溯源研究舉行發布會,大陸疾控中心研究員周蕾表示,國內外聯合專家工作組在武漢共同開展了溯源研究,中方科學家本著科學、公開、客觀、透明的工作原則,把所有掌握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分享,當時的結果得到了專家們的集體認可。
周蕾還表示,當時他們還把大陸國境內2018年至2020年採集的38000多份家禽家畜樣本以及41000多份野生動物樣本都進行了抗體或核酸檢測,都沒有發現新冠病毒陽性。且看還對華南海鮮市場當時所有動物產品上下游供應鏈進行了追溯性調查,沒有發現病毒在動物中傳播的證據。這些研究結果當時就與世衛組織遴選的國際專家團隊進行分享,大家也都是認可的。
周蕾還表示,在第一階段聯合溯源研究過程中,中方在設計階段就考慮了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組織聯合專家團隊實地到武漢多家實驗室考察調查和研究,把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健康監測資料、就診臨床資料做了調查和分析,中方充分地分享了研究結果和數據,沒有任何隱瞞和保留。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會上說,在第一階段聯合研究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基礎上,中方沒有停下新冠病毒溯源腳步,仍然統籌資源繼續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乃至實驗室檢查等方向開展全面的科學調查研究工作,相關進展和結論也已經由中方科學家通過與世衛組織和新型病原體起源國際科學諮詢小組(SAGO)報告交流,或通過發表文章等方式與國際科學界分享,眾多研究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第一階段聯合研究結果。
沈洪兵說希望秉承科學態度加強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學軌道上開展新冠病毒溯源工作,近日世衛個別官員和專家隨意發表觀點,輕率否定當時的結果,完全是違背科學精神的,是對世界各國參與前期溯源工作的科學家的粗魯冒犯和不恭,是將溯源政治化的表現,是中國科學界無法容忍的,也是不能被全球科學界所接受的。
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童貽剛表示,前期在第一階段世衛組織派出了專家組和中國專家組共同研究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做出了很多科學的探討,得出了很多結論,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的根據能夠明確COVID-19真正的起源,文章涉及的所有動物樣本,經過檢測全部都是陰性的,這就提示華南海鮮市場的動物並沒有真正感染。
童貽剛表示,2020年1月到3月中國疾控中心科研人員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的1300多份環境樣品和冷凍動物樣品,進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檢測和宏基因組測序等,其中包括市場內採集的400多份動物樣品,這些動物樣品所有的檢測均為陰性結果。900多份的市場環境樣品中,73份為陽性。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環境樣品中分離出了3株病毒。經過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的序列是和當時病人序列幾乎是100%的相同,這也提示這些病毒應該是來源於人的。
【記者洪運/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他們確信大陸手上有更多可以揭開COVID-19疫情起源的資料,要求中方應立即將相關資訊對外分享。大家疾控中心今天否認中方刻意隱瞞與刪除COVID-19疫情溯源數據與研究成果,強調在武漢蒐集的數據已在國內外5個數據庫同步釋放,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的根據能夠明確病毒真正的起源。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針對中方COVID-19溯源研究舉行發布會,大陸疾控中心研究員周蕾表示,國內外聯合專家工作組在武漢共同開展了溯源研究,中方科學家本著科學、公開、客觀、透明的工作原則,把所有掌握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分享,當時的結果得到了專家們的集體認可。
周蕾還表示,當時他們還把大陸國境內2018年至2020年採集的38000多份家禽家畜樣本以及41000多份野生動物樣本都進行了抗體或核酸檢測,都沒有發現新冠病毒陽性。且看還對華南海鮮市場當時所有動物產品上下游供應鏈進行了追溯性調查,沒有發現病毒在動物中傳播的證據。這些研究結果當時就與世衛組織遴選的國際專家團隊進行分享,大家也都是認可的。
周蕾還表示,在第一階段聯合溯源研究過程中,中方在設計階段就考慮了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組織聯合專家團隊實地到武漢多家實驗室考察調查和研究,把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健康監測資料、就診臨床資料做了調查和分析,中方充分地分享了研究結果和數據,沒有任何隱瞞和保留。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會上說,在第一階段聯合研究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基礎上,中方沒有停下新冠病毒溯源腳步,仍然統籌資源繼續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乃至實驗室檢查等方向開展全面的科學調查研究工作,相關進展和結論也已經由中方科學家通過與世衛組織和新型病原體起源國際科學諮詢小組(SAGO)報告交流,或通過發表文章等方式與國際科學界分享,眾多研究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第一階段聯合研究結果。
沈洪兵說希望秉承科學態度加強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學軌道上開展新冠病毒溯源工作,近日世衛個別官員和專家隨意發表觀點,輕率否定當時的結果,完全是違背科學精神的,是對世界各國參與前期溯源工作的科學家的粗魯冒犯和不恭,是將溯源政治化的表現,是中國科學界無法容忍的,也是不能被全球科學界所接受的。
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童貽剛表示,前期在第一階段世衛組織派出了專家組和中國專家組共同研究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做出了很多科學的探討,得出了很多結論,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的根據能夠明確COVID-19真正的起源,文章涉及的所有動物樣本,經過檢測全部都是陰性的,這就提示華南海鮮市場的動物並沒有真正感染。
童貽剛表示,2020年1月到3月中國疾控中心科研人員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的1300多份環境樣品和冷凍動物樣品,進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檢測和宏基因組測序等,其中包括市場內採集的400多份動物樣品,這些動物樣品所有的檢測均為陰性結果。900多份的市場環境樣品中,73份為陽性。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環境樣品中分離出了3株病毒。經過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的序列是和當時病人序列幾乎是100%的相同,這也提示這些病毒應該是來源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