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結合地方文化 大葉大學邀康原分享台灣歌謠
2023-03-29 點閱數:107,910

圖說:特別邀請彰化知名文史工作者康原(前左一),與學生分享「台灣歌謠與民俗節慶」。(記者蔡鳳凰/攝)
【記者蔡鳳凰/大村報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副教授邊瑞芬「跨時性社區參與學習模式建構:以通識課程融入地方常民生活傳承與創新課程設計」計畫,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兩年期補助,引導學生認識彰化地區的民俗與文化,今29日上午特別邀請彰化知名文史工作者康原,與學生分享「台灣歌謠與民俗節慶」。
邊瑞芬副教授指出,為期兩年的「跨時性社區參與學習模式建構:以通識課程融入地方常民生活傳承與創新課程設計」計畫,結合通識課程「台灣民俗與休閒文化」、微學分課程「社區常民生活專題實務與實作」,鼓勵學生認識地方文化,進而透過實作學習與社區參與學習,體驗地方活動,將民俗文化影像化,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協助社區推動地方文化觀光發展。
歌謠是民俗的基礎,作家康原不只是著作等身,更長期深耕彰化地區歌謠,與施福珍合作《台灣囝仔歌的故事》,此次特別邀請他演講,透過他豐富的創作與文化推動經驗,啟發學生的創意與行動。
曾獲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的康原,透過歷史文化與歌謠,帶領學生認識土地,說唱俱佳的康原也分享了自己運用俗諺、繞口令等元素創作的「布袋戲」、「猴與狗」、「阿肥」作品。康原表示,創作是生活經驗加上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他鼓勵學生活用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將詩歌運用到地景導覽等不同面向。
【記者蔡鳳凰/大村報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副教授邊瑞芬「跨時性社區參與學習模式建構:以通識課程融入地方常民生活傳承與創新課程設計」計畫,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兩年期補助,引導學生認識彰化地區的民俗與文化,今29日上午特別邀請彰化知名文史工作者康原,與學生分享「台灣歌謠與民俗節慶」。
邊瑞芬副教授指出,為期兩年的「跨時性社區參與學習模式建構:以通識課程融入地方常民生活傳承與創新課程設計」計畫,結合通識課程「台灣民俗與休閒文化」、微學分課程「社區常民生活專題實務與實作」,鼓勵學生認識地方文化,進而透過實作學習與社區參與學習,體驗地方活動,將民俗文化影像化,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協助社區推動地方文化觀光發展。
歌謠是民俗的基礎,作家康原不只是著作等身,更長期深耕彰化地區歌謠,與施福珍合作《台灣囝仔歌的故事》,此次特別邀請他演講,透過他豐富的創作與文化推動經驗,啟發學生的創意與行動。
曾獲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的康原,透過歷史文化與歌謠,帶領學生認識土地,說唱俱佳的康原也分享了自己運用俗諺、繞口令等元素創作的「布袋戲」、「猴與狗」、「阿肥」作品。康原表示,創作是生活經驗加上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他鼓勵學生活用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將詩歌運用到地景導覽等不同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