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幾內亞爆發馬堡病毒感染 蔓延3省釀7死
2023-03-24 點閱數:143,151

圖︰中非國家赤道幾內亞爆發「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疫情。(翻攝自網路)
【記者高照/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24)日表示,赤道幾內亞再報告8例馬堡病毒(Marburg)確診病例。自今年2月中旬赤道幾內亞爆發馬堡病毒疫情以來,已有累計9例確診病例,其中7例死亡;另有20例疑似病例,均已死亡,疫情已蔓延到該國3個省份。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新報告的8例病例中,有2例在基埃-恩特姆省(Kie-Ntem),4例在濱海省(Litoral),2例在中南省(Centro Sur)。另外,出現病例的地區相距超過150公里,表明病毒傳播範圍更廣。
世衛組織非洲區主管莫伊提(Matshidiso Moeti)說,馬堡病毒疫情擴散「是一個關鍵訊號,需要加強應對力道,以迅速阻止傳播鏈,避免潛在的大規模爆發和人命損失」。
據世衛組織表示,馬堡病毒症狀包括高燒、乏力、嘔吐和腹瀉。以往馬堡病毒疫情致死率在24%到88%之間,且目前還沒有已批准可使用於治療馬堡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馬堡病毒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過去幾波疫情以來,依據不同病毒株和患者的治療方式,死亡率介於24%至88%之間,且目前還沒有已批准可使用於治療馬堡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
除赤道幾內亞,坦桑尼亞本周也報告8例確診病例,包括5例死亡病例。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代理主任艾哈邁德·奧格韋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將對赤道幾內亞和坦桑尼亞兩地的樣本做基因測序,以明確兩地疫情是否存在關聯。
據路透社報導,同赤道幾內亞接壤的喀麥隆邊境地區上月同樣發現兩例疑似病例。為防止傳染,喀麥隆已經限制兩國人員跨境流動。
和在非洲引發多次嚴重疫情的「伊波拉病毒」(Ebola)一樣,馬堡病毒屬於絲狀病毒,通常可以攻擊人體多個器官並造成機能衰竭。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非洲果蝠,可以通過血液等體液傳染給人體,可以人傳人。
自1967年以來,非洲已出現十多次馬爾堡病毒疫情爆發,集中在非洲南部和東部,如安哥拉、剛果(金)、肯尼亞、南非、烏干達和加納。
【記者高照/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24)日表示,赤道幾內亞再報告8例馬堡病毒(Marburg)確診病例。自今年2月中旬赤道幾內亞爆發馬堡病毒疫情以來,已有累計9例確診病例,其中7例死亡;另有20例疑似病例,均已死亡,疫情已蔓延到該國3個省份。
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新報告的8例病例中,有2例在基埃-恩特姆省(Kie-Ntem),4例在濱海省(Litoral),2例在中南省(Centro Sur)。另外,出現病例的地區相距超過150公里,表明病毒傳播範圍更廣。
世衛組織非洲區主管莫伊提(Matshidiso Moeti)說,馬堡病毒疫情擴散「是一個關鍵訊號,需要加強應對力道,以迅速阻止傳播鏈,避免潛在的大規模爆發和人命損失」。
據世衛組織表示,馬堡病毒症狀包括高燒、乏力、嘔吐和腹瀉。以往馬堡病毒疫情致死率在24%到88%之間,且目前還沒有已批准可使用於治療馬堡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馬堡病毒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過去幾波疫情以來,依據不同病毒株和患者的治療方式,死亡率介於24%至88%之間,且目前還沒有已批准可使用於治療馬堡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
除赤道幾內亞,坦桑尼亞本周也報告8例確診病例,包括5例死亡病例。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代理主任艾哈邁德·奧格韋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將對赤道幾內亞和坦桑尼亞兩地的樣本做基因測序,以明確兩地疫情是否存在關聯。
據路透社報導,同赤道幾內亞接壤的喀麥隆邊境地區上月同樣發現兩例疑似病例。為防止傳染,喀麥隆已經限制兩國人員跨境流動。
和在非洲引發多次嚴重疫情的「伊波拉病毒」(Ebola)一樣,馬堡病毒屬於絲狀病毒,通常可以攻擊人體多個器官並造成機能衰竭。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非洲果蝠,可以通過血液等體液傳染給人體,可以人傳人。
自1967年以來,非洲已出現十多次馬爾堡病毒疫情爆發,集中在非洲南部和東部,如安哥拉、剛果(金)、肯尼亞、南非、烏干達和加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