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32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 160億瑞郎債券成為壁紙
2023-03-20 點閱數:8

圖:瑞銀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在記者會現場。(翻攝照片)
【記者楊沖/綜合外電報導】為避免全球金融巿場再陷動盪,在瑞士當局促成下,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折合約32.3億美元)收購對手瑞信銀行。媒體報導,為遵循瑞士金融監管機關要求,瑞信發行的160億瑞郎(折合約173億美元)AT1債券將被註銷。
據路透社報導,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擁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該交易由瑞士政府提供巨額擔保,預計將於2023年底完成。在宣布這一消息後不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和其他主要中央銀行發表了聲明,以安撫因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兩家地區性銀行倒閉而引發銀行業危機的動盪市場。
另據美聯社報導,瑞士信貸是30家被稱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金融機構之一,瑞士當局擔心它倒閉所引發的後果。瑞士聯邦主席阿蘭·貝爾塞於19日晚宣布該協議時表示,該協議對國際金融的穩定來說意義重大,瑞士信貸不受控制的倒閉將給國家和國際金融體繫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稱讚了瑞士官員的迅速行動,表示該行為有助於恢復有序的市場狀況並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
瑞銀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稱此次收購帶來了巨大機遇,並強調了他的銀行的「保守風險文化」——這是對瑞士信貸為尋求更大回報而虛張聲勢、激進賭博的名聲的微妙抨擊。
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不僅是瑞士前兩大銀行,他們更位列全球30家系統性重要名錄,對於全球金融市場均具有重要影響力,此次兩家銀行合併案是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具有系統性重要的全球銀行大合併。
這也逆轉了2008年以來的銀行監管格局。金融危機後,為了避免大而不能倒的情況影響全球金融穩定,監管機構往往傾向於將大銀行拆分而非合併。
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大到不能倒的瑞士信貸集團如果倒閉,將會在瑞士及世界各地造成無可補救的經濟動盪。
【記者楊沖/綜合外電報導】為避免全球金融巿場再陷動盪,在瑞士當局促成下,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折合約32.3億美元)收購對手瑞信銀行。媒體報導,為遵循瑞士金融監管機關要求,瑞信發行的160億瑞郎(折合約173億美元)AT1債券將被註銷。
據路透社報導,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擁有167年歷史的瑞士信貸,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該交易由瑞士政府提供巨額擔保,預計將於2023年底完成。在宣布這一消息後不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和其他主要中央銀行發表了聲明,以安撫因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兩家地區性銀行倒閉而引發銀行業危機的動盪市場。
另據美聯社報導,瑞士信貸是30家被稱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金融機構之一,瑞士當局擔心它倒閉所引發的後果。瑞士聯邦主席阿蘭·貝爾塞於19日晚宣布該協議時表示,該協議對國際金融的穩定來說意義重大,瑞士信貸不受控制的倒閉將給國家和國際金融體繫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
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稱讚了瑞士官員的迅速行動,表示該行為有助於恢復有序的市場狀況並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
瑞銀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稱此次收購帶來了巨大機遇,並強調了他的銀行的「保守風險文化」——這是對瑞士信貸為尋求更大回報而虛張聲勢、激進賭博的名聲的微妙抨擊。
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不僅是瑞士前兩大銀行,他們更位列全球30家系統性重要名錄,對於全球金融市場均具有重要影響力,此次兩家銀行合併案是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具有系統性重要的全球銀行大合併。
這也逆轉了2008年以來的銀行監管格局。金融危機後,為了避免大而不能倒的情況影響全球金融穩定,監管機構往往傾向於將大銀行拆分而非合併。
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大到不能倒的瑞士信貸集團如果倒閉,將會在瑞士及世界各地造成無可補救的經濟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