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BA.2.75首次過半 取代BA.5成主流病毒株
2023-01-30 點閱數:115,322

【記者楊沖/綜合報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2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0例本土個案(21例BA.2.75、14例BA.5、5例BQ.1)及85例境外移入(46例BA.5、28例BF.7、8例BA.2.75、3例BQ.1)。(圖/截自指揮中心直播)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551例、BA.2為1,032例、BA.2.75為162例、BF.7為151例、BA.4為104例、BQ.1為50例、XBB為32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BA.5為1,610例、BA.2為2,538例、BA.2.75為92例、BQ.1為27例、BF.7為12例、XBB為5例、BA.4為5例。
羅一鈞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本土BA.2.75株定序占比超過BA.5株,成為台灣目前主流病毒株。BA2.75株是屬於BA.2株分支,雖然具有免疫逃脫特性,但現階段需要擔心的是其他新興病毒株,如BQ.1、XBB等,各種變異株在春節期間都有略微增加。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85例個案,為6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2023)年1月8日至1月21日。其中檢出46例BA.5個案分別自中國(43例),日本(3例)移入;28例BF.7個案自中國移入;8例BA.2.75個案分別自日本(3例),韓國(2例),中國、泰國及澳洲(各1例)移入;3例BQ.1個案分別自日本(2例),美國(1例)移入。
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月25日資料指出,目前BA.5及其衍生變異株(含BQ.x、BF.7)仍為全球主流株約佔68.1%,其次為BA.2及其衍生變異株約佔16%、XBB等重組病毒變異株約佔10%;近期XBB.1.5變異株已至少於54國檢出,多來自美國,其次為英國、加拿大。
BQ.1、BQ.1.1、BF.7、BA.2.75.2及XBB等變異株多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優勢,惟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依現有證據顯示,導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另WHO表示,暫無證據顯示XBB.1.5變異株相較其他Omicron亞型變異株對群眾健康更具風險,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551例、BA.2為1,032例、BA.2.75為162例、BF.7為151例、BA.4為104例、BQ.1為50例、XBB為32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BA.5為1,610例、BA.2為2,538例、BA.2.75為92例、BQ.1為27例、BF.7為12例、XBB為5例、BA.4為5例。
羅一鈞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本土BA.2.75株定序占比超過BA.5株,成為台灣目前主流病毒株。BA2.75株是屬於BA.2株分支,雖然具有免疫逃脫特性,但現階段需要擔心的是其他新興病毒株,如BQ.1、XBB等,各種變異株在春節期間都有略微增加。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85例個案,為6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2023)年1月8日至1月21日。其中檢出46例BA.5個案分別自中國(43例),日本(3例)移入;28例BF.7個案自中國移入;8例BA.2.75個案分別自日本(3例),韓國(2例),中國、泰國及澳洲(各1例)移入;3例BQ.1個案分別自日本(2例),美國(1例)移入。
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月25日資料指出,目前BA.5及其衍生變異株(含BQ.x、BF.7)仍為全球主流株約佔68.1%,其次為BA.2及其衍生變異株約佔16%、XBB等重組病毒變異株約佔10%;近期XBB.1.5變異株已至少於54國檢出,多來自美國,其次為英國、加拿大。
BQ.1、BQ.1.1、BF.7、BA.2.75.2及XBB等變異株多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傳播優勢,惟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依現有證據顯示,導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另WHO表示,暫無證據顯示XBB.1.5變異株相較其他Omicron亞型變異株對群眾健康更具風險,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