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放寬封控措施!北京外資企業加快復工複產
2023-01-31 點閱數:132,679

圖說:位於北京中德產業園的威樂水泵系統公司,工人正在車間內忙碌生產。(武亦彬/攝)
北京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外資企業復工複產步伐進一步加快。連日來,北京市外資企業積極履行責任,優化管理,守護員工健康,保持產能穩定。隨著員工康復返崗,產能正在全面恢復,多數工廠處於滿產運行狀態。
位於順義區的北京中德產業園,集聚了德資企業90家,含隱形冠軍企業27家、智慧製造企業52家,近期入駐企業開足馬力復工複產。走進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的車間,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威樂水泵政府事務總監榮光介紹,在公司困難之時,是順義區政府幫忙協調辦理了貨車通行證,提供上門核酸檢測、5000個防護口罩及抗原試劑。如今工廠生產平穩,近期公司到崗率和達產率均達到近100%,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回歸正軌,實現逆勢增長。
據瞭解,該公司落戶北京中德產業園後享受到很多扶持政策,包括政策優惠、法務支持、貿易便利等,優良的營商環境使其走上了平穩發展之路。榮光表示,「未來中國市場將很快取代德國成為集團內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必將增強德國總部的信心,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佈局。」
更多德國企業未來將有機會落戶中德產業園。去年12月,北京中德產業園招商小分隊赴德考察交流,20餘家德企表示將組團實地考察產業園,涵蓋50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定向合作清單初步建立,5家隱形冠軍企業表達了合作意願,成為產業園下一步經濟技術合作和創新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在北京中德產業園內,德爾格安全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內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去年12月,公司實行工作區域分區管理並且加強防護措施,生產線和物流員工平均出勤率超七成,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0%到100%之間,去年12月訂單交付不降反增,確保了去年年底銷量目標的達成。
公司運營負責人李益軍表示,基於對中國市場持續增長潛力的認可,2023年德爾格安全業務總部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預算比去年增加20%,更多智慧化、高性價比的產品即將推出,滿足中國國內客戶對安全防護產品的更高需求,公司今年的預期訂單量也將保持15%以上的增長。
疫情以來,北京優化完善外資企業常態化對話溝通機制,進一步密切與1300家外資服務包企業、外國商協會成員單位聯繫,通過召開企業座談會、調度會等方式,持續加大外資企業疫情防控、物流運輸、「雙鏈」保障等問題訴求協調保障力度。
下一步,北京將在低碳發展、數字經濟、綠色金融、電子資訊等領域,進一步穩存量、促增量、提品質,吸引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同時,針對外資企業關切,將在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拓展、抗疫合作、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循環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強政策解讀、專案支持,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
(潘福達)
北京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外資企業復工複產步伐進一步加快。連日來,北京市外資企業積極履行責任,優化管理,守護員工健康,保持產能穩定。隨著員工康復返崗,產能正在全面恢復,多數工廠處於滿產運行狀態。
位於順義區的北京中德產業園,集聚了德資企業90家,含隱形冠軍企業27家、智慧製造企業52家,近期入駐企業開足馬力復工複產。走進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的車間,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威樂水泵政府事務總監榮光介紹,在公司困難之時,是順義區政府幫忙協調辦理了貨車通行證,提供上門核酸檢測、5000個防護口罩及抗原試劑。如今工廠生產平穩,近期公司到崗率和達產率均達到近100%,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回歸正軌,實現逆勢增長。
據瞭解,該公司落戶北京中德產業園後享受到很多扶持政策,包括政策優惠、法務支持、貿易便利等,優良的營商環境使其走上了平穩發展之路。榮光表示,「未來中國市場將很快取代德國成為集團內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必將增強德國總部的信心,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佈局。」
更多德國企業未來將有機會落戶中德產業園。去年12月,北京中德產業園招商小分隊赴德考察交流,20餘家德企表示將組團實地考察產業園,涵蓋50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定向合作清單初步建立,5家隱形冠軍企業表達了合作意願,成為產業園下一步經濟技術合作和創新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在北京中德產業園內,德爾格安全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內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去年12月,公司實行工作區域分區管理並且加強防護措施,生產線和物流員工平均出勤率超七成,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0%到100%之間,去年12月訂單交付不降反增,確保了去年年底銷量目標的達成。
公司運營負責人李益軍表示,基於對中國市場持續增長潛力的認可,2023年德爾格安全業務總部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預算比去年增加20%,更多智慧化、高性價比的產品即將推出,滿足中國國內客戶對安全防護產品的更高需求,公司今年的預期訂單量也將保持15%以上的增長。
疫情以來,北京優化完善外資企業常態化對話溝通機制,進一步密切與1300家外資服務包企業、外國商協會成員單位聯繫,通過召開企業座談會、調度會等方式,持續加大外資企業疫情防控、物流運輸、「雙鏈」保障等問題訴求協調保障力度。
下一步,北京將在低碳發展、數字經濟、綠色金融、電子資訊等領域,進一步穩存量、促增量、提品質,吸引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同時,針對外資企業關切,將在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拓展、抗疫合作、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循環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強政策解讀、專案支持,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
(潘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