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市大東門福德祠辦尾牙祝壽祭典 分享信眾平安餐
2023-01-07 點閱數:129,773

圖說:「尾牙」的「大東門福德祠」,由市公所秘書陳瑞仁(右一)代表管理人-市長林世賢主祭,另現場並準備麵線、壽桃以及麻油雞酒,讓參加活動信眾福食平安。(記者梁添義/攝)
【記者梁添義/彰化報導】1月7日(農曆12月16日)為「尾牙」,位於民生路212號的「大東門福德祠」,於上午11點舉行土地公祝壽慶賀祭典,由市公所秘書陳瑞仁代表大東門福德祠管理人-市長林世賢主祭,另現場並準備麵線、壽桃以及麻油雞酒,讓參加活動信眾福食平安。
台灣民間商家習俗,每逢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這兩天都要「做牙」,祭拜土地公。慣例上,農曆2月2日的祭典稱為「頭牙」,而農曆12月16日就叫做「尾牙」,在尾牙這一天,除了民間會以豐盛的供品祭拜土地公,同時也是事業主犒賞員工,感謝他們一年辛勞的大節日。
清朝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彰化縣城建了4個城門,分別是:東門(樂耕門)、西門(慶豐門)、南門(宣平門)以及北門(拱辰門)。當時在4個城門內側近處各建有一座土地祠,到了日治大正9年(西元1920年),由於市街改正,拓寬道路拆除了西城門、南城門、北城門3座城垣,僅剩東城門。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5月,基於市內各有西門、北門、南門福德祠,獨缺東門福德祠,因此,將原供奉於城隍廟內的東門土地公-福德正神,迎請至原交通隊部所在、即元清觀前的現址,並完成盛大的入火安座儀式,進而整修為「大東門福德祠」。
【記者梁添義/彰化報導】1月7日(農曆12月16日)為「尾牙」,位於民生路212號的「大東門福德祠」,於上午11點舉行土地公祝壽慶賀祭典,由市公所秘書陳瑞仁代表大東門福德祠管理人-市長林世賢主祭,另現場並準備麵線、壽桃以及麻油雞酒,讓參加活動信眾福食平安。
台灣民間商家習俗,每逢農曆每月的初二、十六這兩天都要「做牙」,祭拜土地公。慣例上,農曆2月2日的祭典稱為「頭牙」,而農曆12月16日就叫做「尾牙」,在尾牙這一天,除了民間會以豐盛的供品祭拜土地公,同時也是事業主犒賞員工,感謝他們一年辛勞的大節日。
清朝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彰化縣城建了4個城門,分別是:東門(樂耕門)、西門(慶豐門)、南門(宣平門)以及北門(拱辰門)。當時在4個城門內側近處各建有一座土地祠,到了日治大正9年(西元1920年),由於市街改正,拓寬道路拆除了西城門、南城門、北城門3座城垣,僅剩東城門。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5月,基於市內各有西門、北門、南門福德祠,獨缺東門福德祠,因此,將原供奉於城隍廟內的東門土地公-福德正神,迎請至原交通隊部所在、即元清觀前的現址,並完成盛大的入火安座儀式,進而整修為「大東門福德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