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年老院落變身藝術空間 釋放更大能量(下)
2022-12-13 點閱數:123,085

2016年,該處四合院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並於次年進行再設計,將牆體和屋頂都進行了加固重修。經過改造後的四合院,形成了700餘平方米的文化藝術新空間。院子的三間正房成為學術和公共活動的空間,其中兩間作為經典展廳與當代展廳舉辦展覽,一間作為雅集空間舉辦學術沙龍和講座活動。
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槐軒已經舉辦了4期展覽,以「傳統 當代」雙展對話的形式,呈現東西方歷史與現代潮流文化交彙的風貌。例如「晨星——中國現代版畫的四個時期」匯聚李樺、野夫、王式廓等名家作品,梳理中國近現代至當代版畫的演進;「必有人重繪愛情·七夕主題展」邀請七位藝術家參展,其中既有老一輩藝術大師,也有90後藝術家,展示出不同時代下愛意的表達。
小而美的展陳空間、專業學術的策展團隊,使得槐軒舉辦的展覽受到觀眾的喜愛。「槐軒將繼續從藝術史的學術梳理出發,兼顧公眾興趣與參與熱情,自主策劃一系列美術展覽。我們也希望打造一個多學科、多領域對話交流平台,呈現自己的文化態度,並為豐富市民文化藝術生活和推動當代藝術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高高說道。
據悉,「銀河觀像——泰祥洲繪畫作品展”將持續至12月26日,展期內將舉辦多場以科學、藝術與考古」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邀請來自天文學、藝術、考古等不同領域專家及學者進行跨界探討,從展覽出發延展對於當代藝術的想像邊界。槐軒還將在即將到來的新年舉辦以兔年為主題的展覽,讓觀眾在藝術作品中品讀傳統年味。
(王廣燕)
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槐軒已經舉辦了4期展覽,以「傳統 當代」雙展對話的形式,呈現東西方歷史與現代潮流文化交彙的風貌。例如「晨星——中國現代版畫的四個時期」匯聚李樺、野夫、王式廓等名家作品,梳理中國近現代至當代版畫的演進;「必有人重繪愛情·七夕主題展」邀請七位藝術家參展,其中既有老一輩藝術大師,也有90後藝術家,展示出不同時代下愛意的表達。
小而美的展陳空間、專業學術的策展團隊,使得槐軒舉辦的展覽受到觀眾的喜愛。「槐軒將繼續從藝術史的學術梳理出發,兼顧公眾興趣與參與熱情,自主策劃一系列美術展覽。我們也希望打造一個多學科、多領域對話交流平台,呈現自己的文化態度,並為豐富市民文化藝術生活和推動當代藝術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高高說道。
據悉,「銀河觀像——泰祥洲繪畫作品展”將持續至12月26日,展期內將舉辦多場以科學、藝術與考古」為主題的沙龍活動,邀請來自天文學、藝術、考古等不同領域專家及學者進行跨界探討,從展覽出發延展對於當代藝術的想像邊界。槐軒還將在即將到來的新年舉辦以兔年為主題的展覽,讓觀眾在藝術作品中品讀傳統年味。
(王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