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蓋樓挖到前城牆殘蹟 建商打造全台首棟「古蹟住宅」
2022-09-30 點閱數:84

【記者劉曉明/高雄報導】華友聯集團於一○七年在左營區啟文路進行新建案時發現疑似城牆石材構件,經高雄市文化局專案小組現勘後確認為左營舊城城牆殘蹟,當下協調華友聯集團停工並啟動暫定古蹟機制。後續文化局與華友聯集團多次開會協商,將建案變更設計退縮,使古蹟成為戶外景觀設計主軸,讓開放空間變大,視野更廣。今年華友聯集團新建案完工,成為全台第一棟「住宅與古蹟共存的住宅大廈」。
今〈三十〉日下午華友聯集團邀請見城計畫的重要推手史哲副市長與當時參與審議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共同見證保存的成果與水關的再現〈見圖〉。史哲副市長表示,此案是見城計畫中公私協力最重要的典範,也是全台灣公部門與民間共同保存文化資產的首例。在與華友聯集團協商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華友聯集團的誠意,因為建案變更設計退縮會減少可以販售的範圍,退縮四米對開發商來說是一大損失,對此特別感謝華友聯集團為文化資產保存的付出。
華友聯集團陸炤廷董事長則指出,從開工發現殘跡到完工歷經四年,集團全力配合文化局,儘管當時建案「I世界」已進行預售,仍為此重新規劃,也逐戶與受影響的住戶溝通解除或更換合約,過程雖然辛苦但幸能取得住戶諒解。希望集團今天的做法能拋磚引玉,帶領全台建商一起重視文化資產保存。
文化局強調,左營舊城為國內目前仍存的清代城池中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者。但此段殘蹟早在日治時期因開拓高楠公路而消失,只存留在舊地籍圖上,此次的發現可以說是為左營舊城拚上一塊重要的拼圖。而建商進行保存並以其紋理為主軸進行戶外景觀設計,並適度展現水關及城牆殘蹟,是古蹟與社區共融的良好示範。
今〈三十〉日下午華友聯集團邀請見城計畫的重要推手史哲副市長與當時參與審議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共同見證保存的成果與水關的再現〈見圖〉。史哲副市長表示,此案是見城計畫中公私協力最重要的典範,也是全台灣公部門與民間共同保存文化資產的首例。在與華友聯集團協商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華友聯集團的誠意,因為建案變更設計退縮會減少可以販售的範圍,退縮四米對開發商來說是一大損失,對此特別感謝華友聯集團為文化資產保存的付出。
華友聯集團陸炤廷董事長則指出,從開工發現殘跡到完工歷經四年,集團全力配合文化局,儘管當時建案「I世界」已進行預售,仍為此重新規劃,也逐戶與受影響的住戶溝通解除或更換合約,過程雖然辛苦但幸能取得住戶諒解。希望集團今天的做法能拋磚引玉,帶領全台建商一起重視文化資產保存。
文化局強調,左營舊城為國內目前仍存的清代城池中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者。但此段殘蹟早在日治時期因開拓高楠公路而消失,只存留在舊地籍圖上,此次的發現可以說是為左營舊城拚上一塊重要的拼圖。而建商進行保存並以其紋理為主軸進行戶外景觀設計,並適度展現水關及城牆殘蹟,是古蹟與社區共融的良好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