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地震 蘇貞昌:全力善盡震災後復原重建
2022-09-22 點閱數:73

【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針對本月十七日及十八日接連兩天花東地區發生芮氏規模六上的強震,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二十二日在行政院會除感謝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第一時間全力投入搶救,迅速完成救災工作之外,也表示政府的責任是照顧全民,讓傷害減到最小,讓民眾獲得撫慰、救助,還請相關部會盡心盡力,讓本次震災受災民眾早日度過難關、恢復正常生活。(見圖)
蘇院長表示,臺灣因地形、地勢及地理位置之故,颱風及地震本就發生頻繁,但像此次九月十七日及九月十八日接連兩天在花東地區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及六點八的地震,且餘震不斷,實屬罕見,本次地震儘管造成災害,但萬幸的是無嚴重傷亡。
蘇院長表示,他非常感謝各有關部會及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時間、不分晝夜,全力投入搶救工作,例如通往六十石山及赤科山的坍塌路段,也很快就搶通,讓所有旅客都能順利接運下山;救災的部分也都能迅速完成。
蘇院長指示,後續各項復原重建工作,請各部會全力完成,也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按週緊盯進度,包括:在校園方面,請教育部督導各地方政府及受災學校即刻進行復原,如經評估需進行整建者,亦請從速從寬審查。蘇院長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投入五百三十億元經費,進行校園耐震補強、拆除重建等工作,拆除重建及執行補強的校舍合計超過四千二百棟,今年底就可讓公立高中、國中及國小校舍皆符合耐震規範,也請教育部加速辦理。
在橋梁方面,蘇院長表示,須重建或改善者,請交通部、工程會評估適當工法,協助地方政府儘速進行。蘇院長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已投入近二百五十億元,進行省道橋梁耐震補強或改建;三年前南方澳大橋斷裂後,他又隨即核定「協助縣市政府老舊橋梁加速整建計畫」,投入十四億元,兩者加總共超過三百座橋梁,目前已完成二百五十七座,請交通部、內政部就尚在執行中的橋梁加速辦理,如期如質完工,確保人車通行安全。
蘇院長表示,政府也已彙整各部會對本次震災所提供的救扶助事項,包括生活扶助、金融補貼、就業津貼,住宅租金補貼、建物補強補助,以及稅捐減免等,請相關部會都能從寬從速、主動協助災民辦理。另有關私有建物耐震補強補助部分,蘇院長請內政部營建署與相關縣市政府合作,積極勘查、主動接受民間申請補助,如地方政府需要相關專業技師而人力不足者,也請工程會予以協助。
蘇院長指出,臺灣多地震,而地震比颱風更難防範,因此對於全國地質敏感地區、屬於脆弱或高風險的構造物、建物等,皆應整體考量完整的震災防範,請相關部會戒慎恐懼,及早和各主管業務對象及地方政府密切盤點、合作。
此外,對於警政署、消防署第一時間救災、通報的標準作業程序及相關作業方法、機制等,也請內政部參考其他國家先進做法,以嚴謹仔細的態度持續精進,務必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狀況,同時第一現場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亦應保持密切聯繫,以提升災情資訊掌握速度及精確度。
蘇院長表示,臺灣因地形、地勢及地理位置之故,颱風及地震本就發生頻繁,但像此次九月十七日及九月十八日接連兩天在花東地區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及六點八的地震,且餘震不斷,實屬罕見,本次地震儘管造成災害,但萬幸的是無嚴重傷亡。
蘇院長表示,他非常感謝各有關部會及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時間、不分晝夜,全力投入搶救工作,例如通往六十石山及赤科山的坍塌路段,也很快就搶通,讓所有旅客都能順利接運下山;救災的部分也都能迅速完成。
蘇院長指示,後續各項復原重建工作,請各部會全力完成,也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按週緊盯進度,包括:在校園方面,請教育部督導各地方政府及受災學校即刻進行復原,如經評估需進行整建者,亦請從速從寬審查。蘇院長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投入五百三十億元經費,進行校園耐震補強、拆除重建等工作,拆除重建及執行補強的校舍合計超過四千二百棟,今年底就可讓公立高中、國中及國小校舍皆符合耐震規範,也請教育部加速辦理。
在橋梁方面,蘇院長表示,須重建或改善者,請交通部、工程會評估適當工法,協助地方政府儘速進行。蘇院長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已投入近二百五十億元,進行省道橋梁耐震補強或改建;三年前南方澳大橋斷裂後,他又隨即核定「協助縣市政府老舊橋梁加速整建計畫」,投入十四億元,兩者加總共超過三百座橋梁,目前已完成二百五十七座,請交通部、內政部就尚在執行中的橋梁加速辦理,如期如質完工,確保人車通行安全。
蘇院長表示,政府也已彙整各部會對本次震災所提供的救扶助事項,包括生活扶助、金融補貼、就業津貼,住宅租金補貼、建物補強補助,以及稅捐減免等,請相關部會都能從寬從速、主動協助災民辦理。另有關私有建物耐震補強補助部分,蘇院長請內政部營建署與相關縣市政府合作,積極勘查、主動接受民間申請補助,如地方政府需要相關專業技師而人力不足者,也請工程會予以協助。
蘇院長指出,臺灣多地震,而地震比颱風更難防範,因此對於全國地質敏感地區、屬於脆弱或高風險的構造物、建物等,皆應整體考量完整的震災防範,請相關部會戒慎恐懼,及早和各主管業務對象及地方政府密切盤點、合作。
此外,對於警政署、消防署第一時間救災、通報的標準作業程序及相關作業方法、機制等,也請內政部參考其他國家先進做法,以嚴謹仔細的態度持續精進,務必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狀況,同時第一現場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亦應保持密切聯繫,以提升災情資訊掌握速度及精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