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作轉種硬質玉米 每公頃獎金6萬元
2022-06-28 點閱數:123,974

圖說:為提高國內飼料玉米自給率,農委會今年鼓勵農民種植硬質玉米或青割玉米。(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陳仁信/雲林報導】每年九至十一月適合種植硬質玉米,為提升國產飼料供應量能,農委會今年擴大推廣種植飼料用玉米,包括硬質玉米、青割玉米等,其中硬質玉米每公頃獎勵金提高為六萬元,且取消基期年(即俗稱可申報休耕及轉作的土地)限制,歡迎農民相揪來種玉米。
根據農糧署統計,國內每年飼料玉米進口量約四、五百萬噸以上,國產自給率僅二%,這幾年受疫情及烏俄戰爭等衝擊,玉米價格飆漲,為提高國產飼料供應量能,進而穩定飼料價格,農委會預計今年在全國種植五萬公頃硬質玉米。
九至十一月第二期作是種硬質玉米時期,農糧署近來下鄉宣導鼓勵農民種植硬質玉米,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洪宏毅表示,今年二期作起轉作獎勵金從每公頃四萬五千元提高為六萬元,若是小地主大專業農每公頃多一萬元。
洪宏毅進一步指出,今年起每公頃最低繳售為二千五百公斤,根據過去三年雲林硬質玉米平均產量每公頃約四、五千公斤,若以每公斤九元保價收購,轉作獎勵金及收購收入,扣除烘乾等生產成本,農民收益不比二期水稻差,大面積種植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農糧署強調,若未達最低繳售數量,還是可依比例領取獎勵金,且若未來實際銷售價每公斤超過九元,賣多少農民就得多少元,若低於九元,產量每公頃六噸以內仍以九元收購,超過六噸銷售多少元一樣全歸農民。
農糧署指出,農民要了解田地是否適合種植,農改場還提供免費土壤健檢,另硬質玉米除收益較高,還可全程機械化種植採收,不用擔心找不到農工,有意種植農民即日起至七月卅一日可到各農會或公所洽詢。
【記者陳仁信/雲林報導】每年九至十一月適合種植硬質玉米,為提升國產飼料供應量能,農委會今年擴大推廣種植飼料用玉米,包括硬質玉米、青割玉米等,其中硬質玉米每公頃獎勵金提高為六萬元,且取消基期年(即俗稱可申報休耕及轉作的土地)限制,歡迎農民相揪來種玉米。
根據農糧署統計,國內每年飼料玉米進口量約四、五百萬噸以上,國產自給率僅二%,這幾年受疫情及烏俄戰爭等衝擊,玉米價格飆漲,為提高國產飼料供應量能,進而穩定飼料價格,農委會預計今年在全國種植五萬公頃硬質玉米。
九至十一月第二期作是種硬質玉米時期,農糧署近來下鄉宣導鼓勵農民種植硬質玉米,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洪宏毅表示,今年二期作起轉作獎勵金從每公頃四萬五千元提高為六萬元,若是小地主大專業農每公頃多一萬元。
洪宏毅進一步指出,今年起每公頃最低繳售為二千五百公斤,根據過去三年雲林硬質玉米平均產量每公頃約四、五千公斤,若以每公斤九元保價收購,轉作獎勵金及收購收入,扣除烘乾等生產成本,農民收益不比二期水稻差,大面積種植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農糧署強調,若未達最低繳售數量,還是可依比例領取獎勵金,且若未來實際銷售價每公斤超過九元,賣多少農民就得多少元,若低於九元,產量每公頃六噸以內仍以九元收購,超過六噸銷售多少元一樣全歸農民。
農糧署指出,農民要了解田地是否適合種植,農改場還提供免費土壤健檢,另硬質玉米除收益較高,還可全程機械化種植採收,不用擔心找不到農工,有意種植農民即日起至七月卅一日可到各農會或公所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