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籌財源 陳若翠促強打特色產業
2021-04-06
高雄市議員陳若翠指出,縣市合併以來,高雄市財政受到中央地方財政劃分法結構性因素、長期自籌財源不足及多項軌道建設的影響,早已是全國各縣市的舉債王。她認為,在同步要求中央提出財劃法修正之餘,高雄市政府如何提高自籌財源?開發公有閒置土地,促進地方特色產業,把一商圈一特色做到位,讓地方賺錢、賺錢再賺錢,繁榮經濟,操之在搶救高雄財政,而不是只仰賴中央補助。
「高雄市自籌財源就是不足,六都排名倒數第二。」陳若翠指出,市議會年度預算審查讓她覺得市府對於債台高築的現象,充斥著謊言、空話,事實上土地照賣、錢照借、稅收無成長,市民高達十一萬元的負債。
她建議市府從提高自籌財源、開源節流、開發公有閒置土地,同時利用促產基金,促進地方特色產業及商圈發展,斷開負債枷鎖。
陳若翠以去年疫情期間為例,中央推出三倍券,高雄市政府也推出振興購物嘉年華,擴大優惠方案,但從去年到現在整個商圈所推出的活動,都還是一次性的效應,缺乏創新、創意和延續性的完整規劃,而且外包式的作法,讓商圈的理事長疲於奔命,還不見得達到預期效果。
陳若翠要求市府比照協助產業投資高雄的作法,由市府成立跨局處的振興商圈的活化小組,透過單一窗口,採取招商或行銷等配套措施,創造長期的效益,協助商圈活化。
「北高雄、南高雄、東高雄,是現階段高雄城市發展的三顆蛋黃,但這幾年重劃、變遷,人口移居到北高雄,而南高雄人口趨於老化。」陳若翠要求市府重視新興、苓雅、前金三圈三區的既有優勢,力拼轉型升級,輔導商圈、創造需求,讓商旅、百貨、旅遊業、觀光業在後疫情時代再現魅力。【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