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做人政策失敗 議員席次大縮水
2021-04-06
提高補助,鼓勵「做人」,成為屏東縣各鄉鎮市所全力推動的「救人」行動,奈何效果依舊不彰,還是欲振乏力,今年一季生育嬰兒數僅九百四十八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百分之十四,數據說明「做人」政策還是失敗。
地方繁榮與否,居民遷徙動態即是最明顯的寫照,只要工商業發達,欣欣向榮,人口數必定立竿見影增加,反之,凋零、萎縮即是落後最佳詮釋。
綠色執政的屏東縣,長達二十多年,目前屏東縣人口數增或減,恐怕只能用「蒸發」加以形容,這是誰的錯?從縣府統計數字即可發現「代誌大條」,人口數每下愈況,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正在急速下墜中。
國境之南人口連續十九年減少,因而丟掉一席立委,對地方而言損失堪稱慘重,因而引發各界重視,後果嚴重性豈止波及往後經濟發展和政治定位,競爭力也將嚴重流失。
設法堵住人口蒸發,各界聲聲喚,務必未雨綢繆,因而相繼祭出各項提高生育補助誘因,改善托育環境,針對弱勢及身障產婦首度推出免費月嫂到宅服務,加強社會福利措施,多管齊下,希望重振直線下降的人口數。
亂世用重典,「救人」需要各項補助配套措施的強心劑,各鄉鎮訂定生一胎補助額,第二胎加碼等等誘因,然而年輕夫婦所考量的是經濟面,教育和養育沉重的負擔,以致興趣缺缺。
今年第一季人口檢視,竟然又減少二千二百零九人,逼近八十萬人大關,一旦跌破,明年底縣議員席次將步上立委減席後塵,而且將大幅縮減十二席,恐引發政界大地震。
建設落後加上經濟不振,雙重傷害造成屏東縣人口持續減少十九年,高居全國之冠,縣府統計,今年第一季至三月底截止,人口只剩八十一萬四百四十九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二千二百零九人。
根據地方制度法規定,若人口在八十萬人以下者,縣市議會席次不得超過四十三席,現階段屏東縣議員有五十五席,若人口跌破八十萬人,將一口氣少十二席,事態嚴重性可想而知。
全縣五十五席縣議員的分配、八個原住民鄉和平地原住民各一席保障名額,加上離島一席,共計十席,換言之,只要應選席次減少十二席,將以平地做調整,也就是未來平地縣議員可能從現在的四十五席變成只剩三十三席。
最近幾次議會定期大會召開,此事變成議會敏感熱門話題,地方性選舉僧多粥少,屬於肉搏戰,競爭十分激烈,不少議員憂心席次減少,競選難度飆高,稍有不慎政治生命終止,除了建議設法鼓勵生育之外,也開始思索因應之道。(記者:葉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