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資料庫公布 蔣介石參與政治審判逾4千次
2021-02-26
促轉會二十六日舉行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研究成果發表會,呈現威權統治時期受害者性別、省籍與年齡資料;一九五○年代是政治案件終審高峰,在審判決策者分析中,以故總統蔣介石參與決策超過四千次最多。
促轉會二十六日舉行「解碼壓迫體制-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研究成果發表會」,促轉會主委楊翠致詞時表示,為了還原政治審判案件的歷史事實,促轉會大量蒐集資料、建置轉型正義資料庫,目前資料庫已經累積政治案件受裁判人達一萬三二六八人次的基礎資料。
楊翠表示,由於資料庫是首度系統性整理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案件審判流程的案件紀錄,引起學術界重視,尤其是過去關於政治案件的研究,多以個案為主,資料庫所累積的龐大資料,提供從量化統計分析可能,以更宏觀的研究取徑,分析政治案件,更打開寬廣的對話空間。
根據促轉會統計,在「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累積一萬三二六八人次的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案件受裁判人資料中,男性占九十六‧二七%、女性僅三‧七三%;以出生地區分,台灣省籍受裁判人數占五十五%,外省籍受裁判人占四十五%。
若以受裁判年齡分析,平均年齡為三十三歲,被起訴年齡最小是十一歲、最年長是八十四歲,有四十二‧五三%受裁判者年齡介於十九歲到二十九歲之間。
政治案件審判決策者分析中,總統三人、總統府中包括總統府秘書長、參軍長等三十六人;國防部中,包括參謀總長、國防部長等五十九人;軍法官一一一九人等。
其中參與次數前三名為,故總統蔣介石參與決策四一○一次、軍法官殷敬文三二三三次、前參謀總長周至柔三一五二次。
以政治案件終審年分分布來看,一九五○年代是政治案件終審高峰,占威權時期政治案件的五十‧七%。政治案件終審刑度中,有一六二八人次被判十年以上、未滿十五年有期徒刑;一四九八人次被判五年以上、未滿十年有期徒刑;被判死刑者一一五三人次、無期徒刑者一六九人次。【記者洪運/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