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輕軌26日環境評估 會成交通毒瘤 委員要深思
2021-02-25
交通網絡雖是都市發展的命脈,但沒有經濟效益的軌道建設,卻易成都市交通之瘤;高雄市輕軌二階的興建,26日將召開環評會,各委員一定要憑良心想清楚。
高雄已有高鐵、台鐵、捷運,因此輕軌的興建,很多民眾認為多餘,尤其是以機車代步的市民,更直指輕軌的興建,只會在市區加多平交道,阻礙交通。
輕軌第一階段工程,因為採用原本鐵路臨港線的路線,因此沿線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陳抗阻力。
但第二階段路線,在美術館、大順路一帶,就遇到不少民眾反對,許多社區掛起布條抗議,內容包括:「噹噹噹GG叫 小火車,誰能忍」,以及「輕軌走中間,人車塞兩邊」等等。
一位住在美術館的民眾就表示,高雄花了很多錢,好不容易才把市區的鐵路移到地下,就是為了讓交通更順暢,但現在又要在地面上蓋軌道,既如此,當初何必浪費巨款讓鐵路下地?
他認為:輕軌不僅會影響交通,而且還會佔去原本的車道、路權,根本就是沒必要的建設!
高雄一階輕軌從二○一五年十月十六日開始營運,路段為C1籬仔內站至C14哈瑪星站,每天發車一二○列次,每次最高容量二五○人,但二○一八年的全年平均日運量僅九二五一人,二○一九年為九九六九人,到二○二○年降成六三○六人,以去年為例,每天發出一二○列車,每次列車平均約只乘坐五、六十人。
儘管搭乘輕軌的乘客遞減,加上部份市民反對,市長陳其邁依然決定延續這項市政建設。
高雄如在建輕軌前,先登陸參訪珠海有軌電車,或許就能得到一些啟示,甚至改變主意。
●沒人搭 珠海輕軌三年虧損七億
珠海有軌電車興建計畫,共分三條路線,一號線、二號線及三號線,當時是計畫建成圍繞主城區的有軌電車路線網路,希望有軌電車成為珠海市民的重要交通載具,構成珠海完整的城際軌道交通系統。
其中,一號線總投資二十六億人民幣,於二○一三年九月建設,總長度八點九公里,於二○一七年正式通車,在三年營運期間,財政補貼逾一‧七億元人民幣,約虧損新台幣七億元。
理想不敵現實,乘客少,營收虧損,未來珠海有軌電車一號線的命運難卜,可能會走向拆軌還路給汽車的命運。
高雄正要興建的輕軌二階工程,目前可以斷言的是,建成通車後,乘客數不會多,營運勢必虧損,必將步上珠海有軌電車後塵。
高雄市政府已舉債三千億元,何苦再弄個輕軌無底洞錢坑,來擴大債留子孫,招惹罵名! (記者楊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