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論壇 柯:民生議題不分黨派
2021-02-24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邀身兼台灣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參加國民黨論壇,引發外界討論。柯文哲二十四日受訪表示,外界不必太嚴肅,民眾黨是在議題上跟最大多數人合作,只要是民生議題不分黨派都可參加。
˙解決居住正義 關鍵在稅制改革
臺北市長柯文哲二十四日上午受邀出席「願景臺灣二○三○」論壇,和與會的立委、學者、專家討論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議題。柯文哲強調,要解決世代正義,就要先要求財政紀律;要解決居住正義,除了興建公宅、租金補貼,最重要的就是推動稅制改革。
論壇主持人首先問到臺北市居不易的問題。柯文哲表示,臺北市政府決定政策有三個原則:民意、專業、價值;臺北市政府「價值」是:不以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不以個人利益犧牲國家利益、不因為少數人利益犧牲多數人利益。
柯文哲指出,他在二○一五年上任臺北市長時,臺北市政府一年要付的利息是二十九億元,到去年才降到五億元。他去外面演講,每次都說欠債有兩件事情要注意:第一件事要還錢,第二件事情更可怕,欠債要繳利息,所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拼命負債,勞保、健保等都負債累累,而這些欠債誰還?就是下一代。更慘的是,下一代是少子化,這代欠債的人多,下一代能還錢的人少。所以討論世代正義,他第一件要拿出來講的就是財政紀律。
柯文哲認為,居住正義根本就是世代正義的問題,以前自己畢業的時候大概花個幾年就可以買到房子,現在在座台下的年輕人要多久才能在臺北買到房子?真的非常困難,所以這就是剝削,整代的年輕人被剝削,所以這也不符合世代正義,因此他覺得居住正義真正的問題是世代正義。
柯文哲說,討論到居住正義,大家都說臺北市的房屋與收支比率是十四比一,但這是舊的數據,最新的數據是十六比一,意即在臺北市不吃不喝十六年後才可以買到一間普通房子,如果半吃半喝就要三十二年,所以在臺北市買不到房子很可憐,買到房子更可憐,因為一輩子都在繳房貸。
柯文哲指出,這個問題的原因,《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完,就是用錢賺錢比用勞力賺錢快,因此貧富懸殊愈來愈厲害。解決方法只有兩個,一個是所得累進稅,有錢人要課比較多的稅,一個是社會福利要偏向弱勢,所以齊頭式的社會平等一定不對,而要解決居住正義有三個方面,一個是蓋公宅、一個是房屋租金補貼,一個是稅制改革。
柯文哲強調,北市在蓋公宅上很認真,他更直言,打房政策不會成功,比較正確的做法應是抑制房價;不要一天到晚幻想改變這個國家,社會住宅慢慢蓋,做好補貼,通過該通過的稅制,不管是立法院還是市議會,大家不要再打假球了。【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