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泉訪大和蔬果合作社 了解洋蔥產銷
2021-02-23

蘇清泉關心洋蔥產銷問題。記者張枝明翻攝
過去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台灣試種洋蔥,到各地試種都未成功,沒想到在一九六○年代,來自美國的洋蔥竟然在恆春發芽,進而落地生根,從此打開恆春洋蔥的名號。
計畫參選二○二二年屏東縣長的安泰醫院榮譽院長蘇清泉,日前到恆春大和蔬果生產合作社,了解今年產銷狀況,盼幫助蔥農提高收入。
由於恆春半島即將進入洋蔥採收期,蘇清泉與服務團隊關心今年洋蔥狀況,由恆春龔媽媽及恆春婦女會曾瓊慧理事長,到該生產合作社拜訪,瞭解今年產銷況,已尋求解決改善方案,由於長得紮實,又耐保存,每年三、四月採收後冷藏,若供需平衡情況下,可以供貨到九月;讓台灣寶島四季都吃得到美味優質洋蔥,更開拓外銷市場。
恆春蔥農表示,恆春半島因落山風吹拂,可以緩和炙熱的高溫,也讓空氣乾燥,減少露水生成,少了露水,洋蔥減少生病的機率,造就了屏東洋蔥的結球大,表皮光滑,緊實香甜、營養豐富,生吃辛辣,遇熱轉甜,切絲涼拌清脆爽口。
蘇清泉說,大和合作社創辦人謝信惠是東港人,過去家族在東港地區經營大和碾米廠,他回想小時候家裡的稻穀都是交給大和;在謝信惠交談中,他看見過去到現在台灣農業發展史,都是先人一步一腳印,用血汗打拚出來的,要怎麼利用現有基礎,幫助台灣農業向上提升,增加收入,創造年青人就業機會,「更是我們現在必須要面對的挑戰」。【記者張枝明/屏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