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 美:香港恐失獨立性
2021-02-23
美學界報告指出,港區國安法對香港自治權帶來顯著威脅,威脅一國兩制框架與港人治港原則。此趨勢若持續,香港可能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失去獨立性與法律有效性。
這份由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執行主任凱洛格(Thomas Kellogg)與研究員王莉雅(LydiaWong)共同撰寫的報告指出,過去七個月來,港府與北京積極使用港區國安法,新成立的香港警察國安部門進行逾一百起逮捕,其中多數是基於國安罪名。
●國安逮捕案遭疑偏離自由法治
根據公開資料,香港絕大多數的國安逮捕案件在其他司法體系內不會被視為國安案件,不免讓人質疑香港是否正開始偏離過去擁有的自由、法治與政治氛圍。
報告指出,由北京通過的港區國安法是對香港自治權的顯著威脅,北京與港府成立的國安部門直接威脅香港基本法中的「一國兩制」框架與港人治港普遍原則。既有的案件也讓人擔憂北京與港府正利用港區國安法懲罰和平反對者與批評者,許多人也擔憂港區國安法將削弱香港長期以來自由與豐富的公共討論。
報告指出,如果當前趨勢持續,香港可能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自由與權利減少,社會、政治與法律體系較過去缺乏生機、獨立性與有效性。尤其是港區國安法標誌北京政府的根本轉變,亦即從間接影響到直接施加權威於廣泛的香港內部事務,嚴重降低香港在基本法下的自治權。
報告指出,自去年七月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警方每個月至少進行一宗相關逮捕,今年一月甚至有過一天五十三件逮捕的最高紀錄。港府過去半年顯然過度運用港區國安法,且不合比例。
此外,在最早一○五件國安逮捕案例中的二十二案,和以港區國安法起訴的頭五件案例中的四案,都與所謂的煽動和分裂言論有關。
國安逮捕案例其中十二件是純粹言論案件,未涉及其他犯罪嫌疑。另有十三件被認定涉及與外國及海外勢力連結,包括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與前「香港眾志」核心成員周庭。
●逮泛民主派議員 顯示改造香港政治
報告指出,港府一月六日逮捕五十三名泛民主派議員與抗爭者的行動也將掣肘香港和平政治反對派,這也顯示港區國安法正被用來從根本改造香港政治。
此外,這些逮捕行動最重要的影響是間接的,許多受訪者擔憂寒蟬效應,讓許多活動分子、政治人物、律師自我設限,以保護自己免於法律風險。外界也擔憂北京的新政策將對香港基本權利帶來重大影響。【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二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