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提法案 助台獲世衛觀察員
2021-02-19
近四十位美國眾議員今天共同提出法案,要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身分。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在台灣未取得觀察員身分的每屆世衛大會後,都須說明美國有改變或精進哪些挺台作為。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帶領美國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民主黨籍眾議員薛曼(Brad Sherman)及共和黨籍眾議員金映玉(YoungKim)今天領銜提出法案,要求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台灣重新取得世衛觀察員身分。
法案有三十多位跨黨派議員擔任共同提案人,其中包括民主黨籍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貝拉(Ami Bera)、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與兼任眾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的夏波(Steve Chabot),及眾院中國工作小組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
法案指出,台灣是全球衛生模範貢獻者,在多次全球衛生挑戰中提供財務與技術援助,自一九九六年來挹注超過六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七百一十四億元)經費,對逾八十個國家提供國際醫藥與人道協助。
法案舉例,二○一四年台灣捐贈一百萬美元及十萬組個人防護設備,協助對抗伊波拉(Ebola)疫情;二○二○年成功抑制新冠肺炎境內傳播並同時維護民主原則後,台灣大方捐出數百萬件個人防護設備與檢測試劑給需要的國家。
法案強調:「病毒無國界,不必要地將台灣排除在全球衛生合作外,只會增加全球傳染病所帶來的危險。」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在台灣未取得觀察員身分的每屆世衛大會後,須說明美國在支持台灣取得觀察員身分計畫上,有做出哪些改變與精進作為。
台灣自一九九七年就開始爭取加入世衛,二○○九年才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但由於政治因素,總統蔡英文二○一六年五月上任後,台灣已連四年未獲邀。
上屆美國國會也有議員提出相似法案,參眾兩院分別在二○二○年五月與二○一九年一月通過各自版本,但法案之後就被擱置,最後無疾而終。【中央社華盛頓十八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