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台買500萬劑BNT疫苗 國台辦:無中生有
2021-02-18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
(翻攝自新華社)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十七日表示,台灣原訂向德國BNT購買五百萬劑疫苗卻因大陸介入生變。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十八日宣稱這是無中生有,還反問台灣為何繞過上海代理商購買BNT疫苗。
陳時中十七日接受電台專訪時首度證實,台灣早在去年就和德國BNT公司直接洽購五百萬劑疫苗,由於BNT將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代理權都授權給大陸的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台灣在談判過程中,一路都很擔憂有外力介入,才遲遲未公布廠牌。
馬曉光駁斥該指控表示,上海復星集團早在二○二○年三月就與德國BioNTech公司簽約,參與二○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研發,並擁有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獨家代理權。
馬曉光反問,「台灣有關機構為什麼繞過上海復星集團向德國BNT公司購買疫苗?為什麼刻意隱瞞上海復星集團參與疫苗研發的事實?有什麼難言之隱?未能簽約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馬曉光並駁斥陳時中的「有苦難言」的說法,認為這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就是因為他們「反陸抗陸」的政治操弄作祟。
大陸委員會晚間則以書面形式回應,對於陸方的說法,「我方無法接受,相信台灣各界也不會認同」。
陸方一再將疫苗取得等涉及醫衛專業的問題,進行政治操作,藉機惡意批評攻擊台灣,既對防疫沒有絲毫助益,也對兩岸關係沒有正面的影響。
陸委會指出,面對COVID-19傳染病的威脅,疫苗是保護人民生命健康、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物資,世衛組織日前也公開呼籲,應確保世界各國都有公平獲得接種疫苗的機會,相信各界也都同意這樣的方向與原則。
陸委會認為,無論基於商業考量或其他原因,都不應有阻撓他方取得疫苗的行為。台灣也期待,在全球疫苗研發產能逐漸跟上國際間的使用需要時,各方能有更多分享互利,而非爭奪或阻撓的作為。【記者楊沖/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