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有內傷 透視儀看診不傷身
2021-02-05

京西小故宮萬壽寺,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該館一尊清代倒坐觀音泥塑像發現頸部隱藏著一條貫穿裂隙;日前請來了武漢專家帶著專業透視儀問診。
這個工程只是萬壽寺百年大修的一個環節。武漢地質大學副教授崔德山說,修繕後將給塑像戴上健康手環,即時監測健康狀況。
藝博館長王丹說,這尊塑像建於清代,身著薄衣、露臂赤足,盤坐於須彌座上。目前,須彌座已出現斷裂,並用鋼架支撐。
為了弄清塑像本體受傷情況,崔德山和同事帶來了兩個黑匣子和不同大小的黑色膠片。崔德山說,黑匣子裏裝著電磁波發射器和膠片掃描器。
開始體檢時,先把膠片放置在塑像身體的不同部位,利用電磁波穿透塑像,成像在膠片上,再傳輸到電腦上。
整個拍片過程持續了4個多小時,每拍攝一個部位,崔德山和同事就需要爬上腳手架,調整膠片位置;他解釋,人可以靈活調整姿勢,但塑像不能移動,就需要手動調整膠片位置。
真正拍攝過程有輻射,所有人員要離現場50公尺遠端操作。每張片子從佈置到掃描出結果,需要花費至少30分鐘。
●電磁波穿透發現頸部傷痕
崔德山說,這種無損檢測技術可以看清內傷;在拍了6張片子後,在塑像頸部發現了一處暗藏的傷痕。
崔德山說,從外部看塑像頸部只是有一點點龜裂,但通過片子可以看到一道貫穿頸部的裂隙,長近20公分,寬2至4公分;現在只靠中間的木結構維持穩定,傷況較重。
下一步,將結合裂縫的位置、方向、大小以及塑像頭部的傾斜度等,對其結構進行系統評估,並確定手術方案。
● 修繕後戴健康手環監測
專家們還要給塑像戴上健康手環,實況監測文物的健康狀態。針對不同的痛點,會有不同的監測儀器。 (李祺瑤/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