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銀央委倡廢GDP 示警出現泡沫
2021-01-26

大陸人民銀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近日主張,大陸應永久性取消GDP成長目標,並把穩就業、控制通膨作為主要的宏觀政策目標。他也提醒,股市和房市等領域已出現經濟泡沫。
馬駿(圖中央社)近日在「大陸財富管理五十人論壇」主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與當前經濟形勢分析」專題研討會中,作上述表示。
馬駿目前是北京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他曾於二○一四至二○一七年間擔任人行研究局的首席經濟學家。北京青年報曾報導,馬駿當時被視為人行宏觀經濟研究領域的發言人之一。
陸媒「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報導,馬駿表示,國內生產毛額(GDP)數字可作為財政收支和投資行為預測的基礎,「但不應該將其作為考核地方政府官員業績的指標」。
對於設立GDP目標的問題,馬駿指出,地方政府習慣層層加碼,把地方的GDP目標訂的很高;而靠借錢來投資拉動GDP比其他方法都容易,這因此加大了隱性債務的金融風險。
他也說,強調GDP考核,無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地方虛報經濟成長速度的問題。
由於二○一九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大陸政府二○二○年的工作報告決定不設立當年的GDP成長目標。
馬駿又指,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絕大部分中等收入國家都已經放棄以GDP成長增速為宏觀調控目標,而是「把穩定就業、控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
在貨幣政策方面,他指出,大陸槓桿率上升非常快,應開始調整貨幣政策。
馬駿指出,二○二○年前三季,大陸宏觀槓桿率上升二十五個百分點,是二○○九年來升幅最高的一次。槓桿率大幅上升,會導致未來的金融風險。他說,「一些領域的泡沫已經顯現」,去年大陸幾個主要的股市指數都大幅上升,接近三十%,在經濟增速大幅下降卻出現這樣的「牛市」,不可能與貨幣無關。
此外,上海和深圳近期的房價也上漲不少,都和流動性和槓桿率變化有關。馬駿指,這種情況是否加劇,將取決大陸今年的貨幣政策是否適度轉向,「如果不轉向,這些問題肯定會繼續,會導致中長期更大的經濟、金融風險」。
但他也提醒,貨幣政策的轉向不能太快,一些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強烈要求貨幣政策的連續性,或「轉得非常慢」,否則會導致項目停工、「爛尾」和壞帳等問題。【中央社二十六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