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無現金支付 加碼回饋
2021-01-25

臺北市政府二十五日由副市長黃珊珊主持「未來城市,耀動臺北」執政六週年發表記者會,除說明一○八年底北市府在疫情發生之際所實施的各項防疫措施,及疫中(一○九年)所施行的紓困與振興方案外,將當場宣布臺北市加碼推動無現金支付活動,從昨天開始至二月二十五日,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在臺北市指定的十一個市集使用悠遊付交易,最多可享有二百元的回饋(見圖),藉由感應式信用卡、電子票證或行動支付取代使用現金,以降低感染風險。
黃珊珊指出,居海外過年返鄉之民眾,並配合中央推動居家檢疫十四天政策及因應龐大返國民眾,北市率全國之先創立了防疫旅館,迄今已公告一百零一家、六千八百多家客房,並為提供居家檢疫有困難或違反居家檢疫規定之民眾而設立了安心/關懷檢疫所;另為協助居家檢疫/隔離個案出現非新冠肺炎症狀,但有其他緊急就醫需求,成立防疫計程車隊協助載送,迄今已協助七百多位個案就醫。
臺北市為防堵疫情所帶來之衝擊,除實施各項防疫措施外,亦推動紓困及振興方案,紓困部分,為減輕受疫情影響產業及市民負擔,率六都之先自一○九年二月起陸續推出「延稅」、「減租」、「減價」、「優息」、「補貼」、「降稅」、「延租」、「停租」及「勞工紓困」等九大短期紓困措施,實施期間自一○九年三月至八月,以搶救企業、力挺市民。另為核實幫助受疫情影響營業額衰退商家,續推出一○九年九至十二月延租及減租措施,以確保資源實際用於真正需要協助商家。統計至十二月底投入本市紓困金額達六十五億元,約有五十三萬人(家)次受益。
振興部分另針對批發零售、商圈夜市與百貨餐飲等產業給予協助及協助轉型,以使其可在疫情期間下共存。其中這次新冠疫情的爆發,國際觀光客進不來,對臺北市的觀光夜市的來客量就有很大衝擊,臺北市政府也在此時推動「納管攤販」,也著手改造攤販及夜市,例如,因應疫情補助攤販使用透明食物遮罩,加強環境清潔補助靜電除油煙機及油脂截留器,希望當疫情結束後,國際觀光客來到台北。【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