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水質優化最後一哩路 北屋九番埤淨化場可望二月中運轉
2021-01-23
優化愛河最後一哩路,北屋排水和九番埤可望於二月運轉,將使愛河全段達到水淨、景綠和豐沛生態。
愛河是高雄市重要排水及休憩河川,沿線有十一座污水截流站等,污染源截流已達九十%。
近年愛河上游的仁武區發展蓬勃,人口攀升產生的民生污水將對愛河水質帶來衝擊;水利局超前部署,於愛河上游建置北屋及九番埤二座水質淨化場,預估可增加每日共一萬五千噸污水處理量,並達到愛河全線十二公里長水質優化提升。
水利局表示,去年一月開始推動北屋等水質淨化場工程,於北屋排水和九番埤分別新設一萬二千CMD和三千CMD處理量淨化場,截流上游農業及民生污水,並採地下化設計,不惡臭、無噪音、不影響景觀,並達到污水截流、放流水補注、水源淨化、溼地營造及污水處理等。營造自然豐富親水空間與生態棲地,恢復水岸生命力及永續水環境。
水利局說淨化場工程目前已完成地下主體和進抽站結構、淨化場濾材、礫石及曝氣管線布設,預計二月中旬試運轉。水利局並爭取十六億元經費分五標辦理仁武八卦寮地區污水系統建設工程。
水利局表示,愛河沿線已建置污水截流包括九如、鼓山等十一座污水截流站、四座橡皮壩及八十三處截流井等,特別的是北屋水淨場採地下化設計,上方設六十八個小客車停車場,多功能規劃提高公有地使用效率;淨水場用高效能蜂巢式生物濾材不同於傳統礫間淨化,可提高處理水量及效能。【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