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嘉南水文化 三方跨域結盟
2021-01-15

圖為:臺南市長黃偉哲(左)、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中)、臺灣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楊仙妃(右)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向國人展現對水文化的關懷與未來展望。記者謝文祥攝
二○二二年適逢曾文水庫完工五十週年,為保存與推廣豐富的「嘉南水文化」,水利署、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台南市政府三方跨域結盟,進行資源共享、串聯與合作,共同合作發揚嘉南水文化。
台南市長黃偉哲十五日與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台灣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楊仙妃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向國人展現對水文化的關懷與未來展望。
黃偉哲表示,嘉南平原的豐富的水文歷史,存在許多讓人記憶與印象深刻的水文化,並且形塑了這個文明,因此官方單位、研究機構與民間在進行探索歷史或弘揚文明的作業時,都存在相當且友善的合作的空間,他很期待透過三方的資源共享、整合與合作,在教育、觀光或是學術研究發展上都能建構良好的合作平台,讓資源的利用極大化且避免各行其事下的資源未盡利用,讓下一代、及至學術界或教育界都有好的發展與運用。
十五日除三方簽署合作意向書,記者會現場亦安排展示「水圳教育聯盟」五年來推動嘉南大圳主題課程的成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並以「鄭仔寮思想起─曾文溪口生活地圖」及「曾文溪定堤水利圖」,呈現館方對曾文溪流域歷史人文的關懷與重視;經濟部水利署最新出版的《青暝蛇物語:從曾文溪到南方水學的一百個鏈結》,則闡述曾文溪流域豐富的人文歷史主題,以「南方水學」的高度,跳脫水利工程的刻板印象,展現對在地人文的關懷。
台南市境內有七座水庫,承擔起嘉南平原整體民生用水、灌溉用水、防洪、發電、觀光重任。文化局表示,二○二○年為嘉南大圳開工百年、二○二二年則適逢曾文水庫完工五十週年紀念。嘉南平原是由「土地─人─水文」交織而成,豐富的水文化內涵值得大家共同努力保存,亦促成三方跨域合作的契機。【記者謝文祥/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