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非洲疫苗外交 遭疑僅承諾沒行動
2021-01-12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結束非洲訪問,專家分析王毅此行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藉由疫苗外交,延續大陸在當地的影響力。不過外媒報導,有非洲國家官員認為大陸對疫苗只有口頭承諾,沒有實際行動。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從四日至九日,訪問非洲奈及利亞、剛果、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五國。由於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發送之際,不少分析認為,大陸在非洲推廣疫苗,以延續在當地的影響力。
美國之音報導,非洲疾病控制中心預測,非洲大陸將需要十五億劑疫苗來接種六十%的人口,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水準,相關費用可能高達一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八○○億元)。
此前,大陸政府曾經承諾,提供非洲疫苗接種是北京的優先事項。「疫苗合作」、「經濟復甦」和「轉型發展」是二○二一年大陸與非洲國家合作的三大重點之一。
報導指,埃及和摩洛哥已經訂購了大陸的疫苗,顯示大陸的疫苗外交對非洲國家具有吸引力。
報導引述史德蘭波希大學 國際和比較政治中心研究員扎洪茲指,由於西方國家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將大量搶購所有可用的疫苗,大陸的疫苗外交將變得更加明顯。
他進一步說明,南半球國家對疫苗的爭奪和分發早已成為地緣政治問題。「對大陸政府來說,提供一種負擔得起的疫苗,並且不構成難以克服的後勤挑戰,不僅是一個人道主義問題,也是在非洲發揮軟實力的機會。」
報導指出,大陸在非洲大力推動疫苗外交,除了意在疫後經濟復甦時期拉攏非洲盟友、增強影響力外,也顯示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非洲投入不足,因此給予了大陸可乘之機。
即便大陸將疫苗外交視為疫後時期在非洲發揮影響力重要手段之一,也不是所有非洲國家都「買單」,仍有國家對大陸作法頗有微詞。
根據美國CNN報導,雖然大陸已經建立的一條從深圳到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疫苗冷鏈物流運送空中廊道,並在開羅設置了與疫苗相關的設施,但王毅此行仍讓非洲民眾無法預期,非洲國家能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獲得疫苗。【中央社十二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