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北水南調 抗旱中展現成果
2021-01-12

桃園市長鄭文燦12日上午前往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出席「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第九屆第一次年會暨研討會」時表示,水是城市的基礎建設,也是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桃園作為台灣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典範,除了擁有石門水庫外,經濟部水利署與台灣自來水公司,也將桃園作為重要方案的示範區,尤其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歷經十年的努力,有望於今年完工,過程有賴眾多水利工程人員貢獻,協助石門水庫排淤延壽。
此外,桃園更透過埤塘反向供水、智慧地下水管理、回收水再利用及發展再生水等策略,為水資源管理帶進新的思維,提高面對氣候變遷的續航力與城市韌性。
鄭市長指出,水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多年來推動北水南調計畫在近期的抗旱中展現成果,目前翡翠系統支援板新水廠最高已達八十一點三萬噸,板新給水廠系統,每日再支援桃園大湳水廠,平均約四十萬噸, 而今年一月底桃園更將透過「桃園—新竹備援管線」,支援新竹約二十萬噸水量,各項工程均仰賴經濟部水利署、台水公司及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實現北水南調,有效調度水資源,也讓桃園能免於進入第二階段限水。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第九屆第一次年會暨研討會」表揚對水資源管理有傑出貢獻的人士,其中市府水務局專門委員許少峯榮獲「傑出水資源成就獎」,擘劃全市水利建設,充分運用新科技與民間資源,以全流域治理的概念,將桃園市打造成一個與水共榮的智慧城市。【記者何家任/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