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市發展 曾麗燕:弱勢補助不能減
2021-01-12

高雄市議長曾麗燕指出〈見圖〉,高雄市縣市合併進入第十年,原本期待縣市資源整合有利工商發展,增加政府稅收,強化高雄交通與地理優勢,活絡地方經濟,並讓高雄產業鏈發展更為完整,但也使得原高雄市負債大幅增加。面對龐大的財政壓力,希望市府降低高雄負債總額,並提出償還計畫及統籌分配修法建議。
曾麗燕指出,高雄從小漁村到深浚港口,蛻變為工商城市,又因為重工業崛起而成為臺灣石化、金屬等產業的重要聚落,也在全球化區域分工轉移、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趨勢的推波助瀾下,逐步轉型,迎接五G、AIoT時代來臨。
但此刻也面臨許多重大挑戰,包括鐵路地下化、捷運路竹延伸線、捷運黃線及輕軌等重大交通建設預算上,市府自籌經費總計三十一億元,一一○年度總預算案規模一千五百六十四億元較一○九年度成長五十八億元約四%,創縣市合併以來新高,也形成重大的財政負擔。
曾麗燕說,高雄市縣市合併進入第十年,原本期待縣市資源整合有利工商發展,增加政府稅收,強化高雄交通與地理優勢,活絡地方經濟,並讓高雄產業鏈發展更為完整,但也使得原高雄市負債從九十九年的一千五百八十六餘億元,成長至一○九年的二千五百餘億元。
●負債大增 市府應提償還計畫
面對龐大的財政壓力,希望市府降低高雄負債總額,並提出償還計畫及統籌分配修法建議。
「平衡大高雄區域發展,縮小原縣市城鄉差距」是縣市合併的重要發展目標,但隨之而來的產業園區開發、重劃區土地標售價格屢創新高、房地產、工業用地價格飆漲,也讓居住正義的問題浮上檯面。
●亞灣區住宅比例提高 房價恐漲
曾麗燕說,議員也質疑市府為發展亞洲新灣區,一口氣將特貿三住宅比例提高五十%,形同政府帶頭炒房,有往土地開發業者傾斜的疑慮,未來如何因應成功路以西民間都更案,建議市府審慎思考,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對抑制房價,讓青年在高雄能安居樂業有更大的關注,更不能壓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及社會福利支出。【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