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頭烏抵東北角 澳底漁港船隊豐收
2021-01-07
新北市澳底漁港的兼營巾著網漁船在低溫風浪大的東北角外海瞭望等候首批抵達的烏魚,澳底漁港船隊大豐收捕獲了至少十五萬尾的烏魚,正是老天爺賞賜的「年終獎金」。野生烏魚是老饕們的最愛,母烏剖卵或公烏取走烏魚鰾後的烏魚殼炙手可熱,台語俗諺說:「冬節食烏正當時」、「鹹水烏勝過雞肉箍」正是最佳寫照。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被稱為「信魚」的野生烏魚,每年冬季會從朝鮮半島沿著大陸沿岸流(親潮)沿黃海、東海至南海產卵。一般而言,冬至前後二十天會抵達台灣海峽南部以及東北角外海,這個時候稱為「正頭烏」,烏魚的魚卵和精囊最為飽滿且肉質肥美,到台灣西南沿海產卵,再沿著西海岸南下,到鵝鑾鼻地區附近開始逆流北返稱為「回頭烏」,魚變瘦味道變差。
烏魚一身都是寶,從母魚卵巢中取出製成之烏魚子,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堪稱魚卵中的極品,可鹽漬曬乾做成「烏魚子」;公烏魚的精囊則稱為「烏魚膘」,擁有豐富的賀爾蒙,以及營養維生素A、B群、E、銅、鋅等營養,可以拿來入菜,口感近似豆腐,深受民眾喜愛;而烏魚胃囊稱為「烏魚肫」,可做料理也可曬乾後拿來當作喝茶的小零食;烏魚取出卵巢、精囊後,稱為「烏魚殼」。
常見烏魚料理是喜慶宴會中出現的烏魚子,在冬季野生烏魚豐收期間一定要嚐嚐限定版烏魚殼和烏魚膘料理,烏魚殼肉質軟嫩鮮美而烏魚鰾是非常好的冬季滋補食材。最家常料理就是蒜苗紅燒烏魚殼,先把薑和蒜苗皆切片,烏魚抹少許鹽,熱鍋放油,將烏魚煎兩面金黃色後順便煸香薑片,加水、醬油、米和蒜白一起燉煮,起鍋前將蒜綠再加入煮兩分鐘,就可美味上桌。【記者李文玉/新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