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農地停灌 米價勢波動
2021-01-05
氣候變遷降雨減少,農委會繼宣布嘉南及竹苗中今年第一期作物停灌四.七萬公頃後,五日再宣布桃園灌區停灌二.七萬公頃,迄今累計七.四萬公頃停灌,約佔全台三十一萬公頃灌區的二十四%。
農委會五日召開臨時記者會,針對昨天決定停灌面積的桃園灌區,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明,石門水庫蓄水量回升到一億三千萬公噸、蓄水率六十六.二%。
基於以上條件,他說,評估桃園地區今年第一期作可供灌面積約七千公頃,但仍無法全部滿足灌溉所需,其餘二.七萬公頃仍須停灌。
至於糧價會否受影響,陳駿季說,根據過去經驗,灌區面積約六十五%種水稻,不是全部都種水稻,而且還有公糧八十九.六萬公噸及糧商手上的六十萬公噸稻米可以釋出,加上通常第一期作可收成九十萬公噸稻米、第二期另有五十萬公噸稻米,未來一年米價雖然可能微幅上升,但是波動不會太高,相當持穩。
他並說,停灌區內農民可於一月七日到二十六日的受理申報期間,假日無休,攜帶並填寫「身分證或戶口名簿、印章或簽名、農會或金融機構存摺影本、切結書等相關文件」,到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工作站申請辦理,各管理處也會排定時段指派專人到個水利小組受理申請,減少農民舟車勞頓。
針對今年第一期作灌區停灌決定,農委會去年已公布嘉南停灌一.九萬公頃、台中停灌二萬六十二公頃、苗栗停灌二千八百九十四公頃、新竹停灌四千五百八十八公頃,今天再宣布桃園停灌二萬七千四百四十六公頃。
其中最直接相關的補償措施分為兩種,首先,停灌區域不種稻作且種植符合「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的綠肥、景觀或各項獎勵作物者,每公頃補償新台幣九.三萬元;其次,如果不種稻作,辦理翻耕或種植非獎勵作物或由農田水利署的管理處供水者,每公頃可補償八.二萬元,農民可自行選擇辦理。
另外,若農民因停灌導致償還農業專案貸款有困難,本金償還期限可展延六個月,展延期間利息由政府補貼。育苗業者、代耕業者及稻穀烘乾業者,也有補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