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國小提水體驗 串起非洲情懷
2020-12-01

圖說:學生藉由提水體驗。(教育局提供)
因應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二‧○」政策,新北市一一○學年度將在全市公立國中小全面推廣國際教育四堂課,一○九學年度由大豐國小等四十二校率先起跑。
教育局表示,鼓勵學校將國際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學科,或進行跨領域統整教學,結合校本課程帶領學生從認識在地文化出發,進而關懷如公平交易、疾病傳染病、人權、環境保護、氣候變遷等,讓國際教育向下扎根;大豐國小運用文山分區國際文教中心為基地,帶領學生從非洲地理認識、環境探究到生活體驗,發展國際關懷課程,培養學生具備全球公民責任。
新住民文教輔導科長林玉婷指出,大豐國小四年級學生從肯亞生活實錄影片中,看到非洲學童每天要花一到二小時提水回家,因缺乏乾淨可飲用水,甚至產生飢餓、疾病或死亡的情形。
老師帶著學生進一步從生活環境及水情APP中觀察臺灣缺水情形,思考身處海島臺灣為何會缺水,並藉由提水體驗,感受水資源無法隨手可得的痛苦,及平時有乾淨飲水的幸福。
鄭韋伶主任表示,學生以視訊方式向非洲史瓦帝尼偏鄉學生分享如何運用回收寶特瓶自製濾水器取得淨水,讓非洲的孩子也能在生活上便利取得淨水,且隨時可以洗手防止新冠病毒的侵襲;另外全班合作製作海報拍成影片在youtube宣傳,讓更多人瞭解世界水資源日意義。 【記者李文玉/新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