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產業機械化作業 示範場域觀摩
2020-12-01
為協助鳳梨產業機械化、提高作業效率,高雄農改場昨辦理「鳳梨產業機械化作業示範場域觀摩會」,展示一系列經由產、學、研單位開發或進口的鳳梨產業機械設備,供產業相關人員參考運用。
鳳梨為台灣重要經濟果樹,去年鳳梨種植面積約 一萬一千六百多公頃,產量約四十三萬公噸,產值約八十八點五億元,但生產成本較鄰近國家高。高雄農改場表示,鳳梨生產的各項環節極度仰賴人力,栽培過程需進行作業諸如採苗、整地、種植、噴藥、水分管理、中耕除草、施肥、果實防曬、採收、集貨及採收後商品化等工作。
雖然整地、噴藥及果實採收後選別等已由機械取代,但整體鳳梨產業機械化程度仍然偏低,再加上農村勞動力短缺及老年化,因而農忙期僱工困難,工資逐年升高,導致生產成本提升而不利於市場競爭力。
觀摩會中展示並解說目前用於鳳梨整體產業的一系列機械設備,同時實地操作及展演機械設備,並藉由觀摩會進一步蒐集各界對各項設備整後的意見,以供產學研單位日後持續研發改善,將有助於減緩農村勞動力短缺所造成的產業瓶頸,期許台灣鳳梨產業能更蓬勃發展。【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