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開支票 打造更友善無障礙城市
2020-11-29

臺北市長柯文哲廿九日下午應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及臺隆工業有限公司邀請,出席在花博公園圓山園區舉行的「平等融合‧力量無限|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園遊會」;柯文哲在致詞時指出,臺北市政府自二千年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辦理相關活動已有二十年,而他昨天踏入園遊會會場後,看到許多人臉上都掛著笑容,就知道這次活動暨成功又有意義,不但讓許多身心障礙朋友們能走出戶外與大家同樂,同時也讓大眾更了解身心障礙者的特質與潛能。
柯文哲也援引近期全國身心障礙人數的調查數據,表示目前北市的身心障礙者約有十一萬多人,而其中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身心障礙人口比例已高達四成七;因此,建構一個無障礙、高齡的友善城市是臺北市政府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柯文哲更進一步允諾,為了身心障礙朋友們,市府會持續努力,打造一個更友善的無障礙城市,也讓臺北成為所有人的宜居永續城市。
柯文哲表示,這麼多年下來,為了更符合身心障礙市民朋友的需求,北市府一直不斷精進,持續滾動做出政策修正;在福利服務方面,目前北市愛心卡比照敬老卡,提供持有者每月四百八十點可使用,並陸續擴大點數適用範圍,包含捷運、公車、計程車等運具,讓身心障礙者及長輩都能藉由北市相當完善且密集的大眾運輸路網,走出家門、走入人群。
當身心障礙朋友們走出家門後,首先會遇到的無障礙環境課題,市府也都相當重視。柯文哲指出,北市除了在騎樓整平的推動上完成度極高之外,北市目前營運的公車車型也大多都是低地板公車。而市府近幾年更積極推動捷運初期路網的出入口電梯及電扶梯中期改善工程,希望讓每個捷運站出入口在周遭道路兩側都至少有一個出入口設置雙向電扶梯或電梯。
● 政府盡量提供服務 協助人民維持健康
由於自己過去長年的醫學背景,柯文哲也感嘆,認為政府應該要花更多的錢在「健康服務」上,而不是「醫療服務」上;政府的角色應該要盡量提供服務、協助人民維持健康的狀況,好過於等到民眾生病了才提供大量醫療。柯文哲強調,即使是身心障礙者,只要有養成運動的習慣,對於他們的健康狀況維持還是比較有幫助。【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