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萊豬安全容許量 食安沒問題
2020-11-28
含萊劑美豬明年起可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指出,萊豬進口是採用日本模式,他二十八日引述數據強調,日本開放後美豬進口量減少,參照日本經驗,預期將充分保護台灣養豬業。
政府擬於明年元月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三十月齡以上美牛進口,陳吉仲日前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是採用「日本模式」,也就是國外的含萊劑豬肉在安全容許量可以進口,但國內不得使用,讓消費者多一個選擇,而豬肉的清楚標示也是比照日本國內方式進行。
為了讓外界了解所謂的「日本模式」,陳吉仲二十八日透過臉書以「清楚標示、保障選擇,臺灣豬不必害怕進口豬」為題貼文並引據數據,詳細說明日本在萊豬進口後也採取相同的國內禁用、國外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等策略,結果進口量反而是減少。
●日開放進口量降 台比照不用怕
陳吉仲指出,日本在西元二○○五年開放美萊豬進口,當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是二十八.八萬公噸,佔總進口量的三十二.九七%,每人每年食用美豬二.四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一百二十四.五萬公噸,但到了二○一九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下降到二十四.九萬公噸,佔總進口量的二十五.九%,每人每年食用美豬二.○七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一百二十七.九萬公噸。
陳吉仲表示,日本的飲食習慣跟台灣相近,美萊豬進口後也採取相同的國內禁用、國外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等策略,結果顯示開放萊豬至今,美豬的進口量反而是減少。
在貼文中,他說,日本的經驗與台灣類似,台灣從二○○二年加入WTO開放美豬進口以來,國產豬肉的自給率始終維持在九成以上,進口豬肉的消長主要是加拿大、西班牙、美國、丹麥等彼此之間在互相替代,並未對國產豬肉的市佔造成衝擊。
根據貼文內容,美豬在台灣市佔率僅一.二三%,國人每年食用美豬數量僅有○.四九公斤,遠遠低於日本,「當台灣採取清楚標示、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食材等措施,參照日本經驗,可以預期將能充分保護台灣的養豬產業。」
至於食安方面,陳吉仲以亞洲四小龍為例指出,韓國在二○一二年開放萊豬,每人每年食用美豬三.六四公斤,而二○一六年開放萊豬的香港及今年五月一日開放的新加坡,每人每年食用美豬分別是一.四九公斤及.五三公斤。
陳吉仲說,不管是最重視食安的日本,還是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的新加坡、香港或韓國,都遵照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吃比台灣更多的美豬,且沒有傳出任何食安事件。
●我內臟標準 比日韓星港嚴格
陳吉仲表示,台灣訂定的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中,部分內臟的標準甚至遠比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還嚴格,從這些已開放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可知,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就不會有任何食安問題。但站在產業主管機關的立場,仍要鼓勵民眾消費國產高品質豬肉。【記者楊沖/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