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大權力大 責任何以不大
2020-11-26
內閣改組傳言不斷,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表示,院長工作辛苦、繁重,反倒是「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這句台語俗諺他當年擔任屏東縣長時也曾提及,民眾難免要問?難道官大、權力大,責任可以不大嗎?
擔任首長,不論是總統、行政院長乃至縣市長皆然,誰不想設法促使繁榮發展,造福鄉梓,為人民謀福利,全力以赴是掌權者的天職,流汗或流涎,評價好與壞在於人民能否安居樂業。
築夢人生、有夢最美,身為屏東縣民,誰不想蔡總統和蘇行政院長這二位首長使鄉親與有榮焉之感,誰不希望自己家鄉能脫離貧困和落後,進而脫胎換骨,經濟繁榮,不要再「騎尾包衰」,問題是、數十年過去了,每次選舉一到,大家就充滿期待,至今、依然持續築夢,希望明天會更好。
遠的不談,最近二年多以來,歷經縣長、立委、總統等大選,為贏得勝選,朝野候選人政治支票滿天飛,連帶口水也噴滿地,大家都繪製如何造福鄉梓,發展屏東縣未來遠景,然而、屏東人口數怎會長期「消風」,十八年來不曾停止,人兒不能留,意涵為何?國境之南被造福了嗎?
不論各種選舉,參選人紓發理想,所提內容包山包海、建設、經濟、社會福利等等不勝枚舉,絕對應該,只不過理想與現實往往差距甚大。
如果造福梓、繁榮地方的政見能如願落實,屏東縣何愁重大交通建設不來,又怎會社會福利措有城鄉之別?何須迄今還要積極爭取捷運、高鐵和高速道路,相信二年後的縣長選舉,這幾項重大建設的爭取依然會是候選人所提政見新鮮話題。
屏東縣硬體的重大建設落後其他縣市甚遠,不少民意代表在議會殿堂建言,縣長潘孟安何止一次次利用屏東女兒蔡英文以及行政長蘇貞昌返鄉時一再提議、一再建言,因為,除了軟硬體重大建設之外,其餘基礎建設仍加強,否則各縣市競爭力評比屏東縣怎會疲憊不振?
屏東是農業縣,工商企業發展不如人,農業經濟景氣如何呢?香蕉、檸檬等特產交易價格不佳,甚至低於成本,農民收益受極大影響,放下鋤頭與否陷入兩難,顯示農村失血的嚴重性,想讓經濟繁榮發展,農業展翅高飛,需要政府更多關愛的眼神,適時給予協助,抱怨人民對首長的辛苦「嫌到流涎」,難道不是多餘的嗎?
(記者/葉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