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不足 我屏東我無法驕傲
2020-11-24
近期間萊豬進口問題吵翻天,消費者擔心病從口入,高喊「我屏東、我驕傲」的屏東女兒蔡英文總統民意支持度重挫,另一位屏東縣長出身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施政滿意度也墜落,一句「我屏東、我驕傲」似乎變成鄉親沈重負擔,甚至被解讀消費屏東人。
尤其日前「反毒豬」的秋鬥遊行,集結了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和言論自由等不同訴求的五十多個團體,要求蔡總統撤回萊豬進口令、蘇貞昌下台,抗爭之後方興未艾,反彈風波仍持續燃燒,後遺症產生的傷害恐延續到二年後的九合一選舉,以致引起政壇人士密切注意。
畢竟、選舉謀略文宣攻勢排在第一順位,宣傳得宜,打起選戰易如反掌,以致以及剌殺敵人要害的攻打擊點被鎖定,進口「毒豬」議題誰敢保證不會變成綠營致命傷。
除此之外,屏東縣重大建設的不足波及經濟發展,首長和民代參選者有誰不會觸及,以中部、北部民眾觀點切入,屏東縣是窮鄉僻壤,經濟落後,禍首即是缺乏重大建設,因此難以吸大企業投資,就業、營生皆困難,套一句行政院長蘇貞昌所創的名言、屏東「騎尾包衰」,十分貼切。
屏東縣真的是騎尾包衰,工商業不振、經濟衰退不談,連最基本的軟硬體建設也矮人一截,缺乏中山高,沒有捷運、高鐵也不來,儘管蘇貞昌權傾一時,擔任行政院長,屏東縣受滋潤又有多少?國境之南揮別貧困了嗎?能脫胎換骨嗎?
以國境之南形容屏東縣,意境用詞甚美,屏東縣不僅有好山好水,潔淨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加上各具特色的八個山地鄉,得天獨厚的條件,奈何繁榮發展速度遲緩,高喊「我屏東、我驕傲」,潛在老問題似乎無法迎刃而解,城鄉拉距加大,人口數負成長,惡性循環,已非蘇貞昌將「騎尾包衰」改口「好酒沉甕底」所能取代。
不少地方耆老冷眼旁觀當前政治生態,認為現代的政治人物所爭的是一時,而非一世,勝王敗寇,選舉一到,多數仍以選票為重,不論是精心繪製出的遠景圖騰,或是喊出的口號,經細細品味之後,往往是華而不實,甚至是譁眾取寵。
競爭力不足的國境之南,屏東何來「驕傲」,中央政府欠純樸的屏東人一個公道,當年中山高興建時,屏東縣力爭落空,交通運輸仰賴鐵路,然而北部駛往南部的高鐵止於高雄市,屏東人只好在月台上扮演月台苦候人。
讓屏東縣繁榮發展、難道不是屏東女兒蔡英文總統最大的願望,更是歷年來藍或綠縣長參選者競選時共同追求的目標,多年來屏東縣煥然一新了嗎?
讓民眾內心有「驕傲」感絕非用喊的,而是要競爭力提高,經濟振興之後,挹助收益增加的實際上感受。(記者葉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