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貿三容積暴漲 議員轟高市府炒房
2020-11-18

*亞洲新灣區特貿三簡介*
亞洲新灣區第三種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簡稱特貿三),由高市府與台電公司合作招商,位於前鎮區成功二路與新光路口,分為南、北二基地,街廓均方整,面積5.3公頃,建蔽率60%、容積率630%。區位良好,被視為亞洲新灣區蛋黃中的蛋黃。(圖文提供:高市府都發局)
高市府以提高投資誘因為由,計畫將亞洲新灣區特貿三住宅比例一次拉高到五十%,市議員鍾易仲抨擊市府傾斜財團,李眉蓁議員更痛批市府帶頭炒房,議員們要求陳其邁市長承諾特貿三住宅總容積量不能超過三十%。陳其邁不願承諾,只表示會將議員意見提供都委會評估及參考。
市府計畫將亞灣區特貿三住宅比例由二十%拉高至五十%,更壓縮經貿發展,引發鍾易仲、李眉蓁及蔡金晏議員質疑,並提出聯合質詢。
鍾易仲說,市府以前已經將亞灣區特貿三住宅比例由十%增加到二十%,這次卻一下子拉高至五十%,市府是否受到甚麼壓力?
鍾易仲強調,市府如認為真有招商必要,在不破壞經貿園區開發初衷下,不僅特貿三,其它地區都可適度檢討放寬,但如果只為標出土地而過度開放,向財團傾斜,影響經貿用地及葬送高雄經濟發展前途,他堅決反對。
鍾易仲說,將特區土地面積切割變小已有利招商,再送上5G+AIOT及三十%住宅,「送好又送滿」,陳市長應維護高雄土地正義,他反對過度放寬住宅區比例。
李眉蓁議員認為,特貿三住宅比例應採逐步拉高方式,不能一次提高到五十%,建議市府先試水溫,三十%已經很優惠,市府不應帶頭炒房,否則,當地房價可能炒到每坪八十、九十萬元,陳市長不能只重視市府和建商的成本,忽略高雄和市民的利益。
蔡金晏議員說,如果市府開發策略及方法不對,未來將產生「後果」,市府以公辦都更方式拉高特貿三住宅容積比例,但未來如何因應成功路以西的民間都更案,市府要審慎思考。
議員們數度要求陳其邁承諾特貿三住宅總容積量不能超過三十%。
不過陳其邁不願正面承諾。
陳其邁說,特貿三原採設定地上權方式進行招標,但已經二度流標,為增加誘因及參考台北南港園區模式,市府改採公辦都更方式,提高投資誘因,並試算地主、開發商成本及降低市府成本,加速開發,目前相關資訊正進行公告,市府將會反映議員意見提供都委會評估及參考。【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