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銷售灌水 商家賠錢吃悶虧
2020-11-15
大陸「直播帶貨」的銷售方式越來越熱門,但數據造假的問題卻層出不窮;據陸媒報導,有商家向藝人汪涵的直播間交了人民幣十萬元的開播費,但節目結束後,退貨率卻超過七成。
紅星新聞報導,有商家指控,六日參加銀河眾星直播機構旗下藝人汪涵的直播,開播費人民幣十萬元(約新台幣四十三萬元),當天成交一三二三台,結果退款一○一二台,退款率七十六.四%。
●直播過程中大量刷單後退單
對此,銀河眾星十二日發布聲明稱,公司從未有任何虛構數據或購買流量的行為;直播過程中爆發的大量刷單後退單行為具有惡意攻擊的特徵,目前平台已經介入調查,合理懷疑是第三方以刷單為手段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大陸的直播銷售行業看似欣欣向榮,更是今年「雙十一」業績創造的主力之一,但上述新聞反映出的僅是直播亂象的冰山一角。
官媒「新華視點」此前報導指出,直播銷售存在觀看人數和銷售數據灌水的問題,被蒙騙的商家不少最終賠錢,不良產品也讓消費者權益受損。
報導舉例,一名賣糖果的電商嘗試過多次直播後發現,這些主播粉絲數量都超過百萬,但幾乎每場帶貨都以賠錢收場,「有些商品已經下架,但銷售數據還在攀升,說明數據是假的」;甚至有主播私下表示,「數據造假是直播帶貨的潛規則」。
●觀看人數、按讚數也可花錢買
報導指出,就連觀看直播的人數、按讚數也可以花錢買,還有直播間把商品原價提高,再用原價計算銷售額;譬如把每張五元賣出的手機膜,按每張一百元的「原價」來計算銷售額,營造銷售佳績的假象。
針對這些亂象,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十三日發布通知,就「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規定,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路直播營銷訊息內容服務,不得發布虛假訊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按讚量、交易量等。【中央社十五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