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數位建模 體檢長城 找出缺損搶修
2020-10-30

圖說:兩位設計師進行勘查拍攝。
懷柔區文物所正在對渤海鎮大榛峪187號、188號長城敵臺及城牆進行搶險勘查,為申報北京市2021年長城搶險專案做準備。
從無人機勘查現場傳回的畫面顯示:崇山峻嶺間,一條磚石巨龍沿著山脊蜿蜒前行,時而跌落懸崖,時而被植被遮擋,有的段落完整雄偉,有的地方殘破蒼涼。
圖說:通過圖像處理軟體,形成的立體數位模型,尺寸跟實物誤差極小。
●電腦建模比手工測量準
數位建模技術要求相鄰的兩張照片的重合率要達到70%以上,而拍攝一段城牆,上面和兩側三個角度都要拍;拍攝敵樓,上面、前後左右、內側全要拍;一段100公尺的長城,拍攝2000張到4000張照片很正常。
勘查中除了使用無人機,後期還將通過先進的圖像處理軟體進行數位建模;有了數位元模型,結合安裝感測器即時更新資料,今後即使不到現場,也能在電腦前掌握第一手的長城資源資訊。
設計師張喆說,照片全部導入電腦裏,先按大間距選擇少量照片,建立一個初步的模型;再選擇高密度的大量照片,逐段細化,形成最終的數位元模型。通過圖像處理軟體,形成的是點雲模型,也就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立體模型,模型的尺寸跟實物的誤差是毫米級的,比手工測量的還要精準。
已經完成了的204號關口的建模圖片,平面圖看上去跟照片無限接近,但與照片不同的是,數位元模型是立體的。
●為長城保留最完整、最準確檔案
張喆指出,建好後的數位元模型不但可以拉近了看,拉遠了看,還可以轉角度看,哪兒裂了、怎麼裂的、裂多大口子都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
在搶險勘查中使用數位建模技術是懷柔建設「數位元長城」工程的重要一環;今後,懷柔區將通過長城搶險、修繕等專案,逐步完成全區65.4公里的長城資源數位元化工作,為當代及後世萬代的長城保護留下最完整、最準確的檔案。
懷柔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來可以建設長城國家公園,開發「戴AR爬野長城」專案,這些數位元模型能給遊客提供身臨其境的攀爬體驗。 (于麗爽/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