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槽車密集停放 林于凱:引恐慌
2020-06-30
「農地不只長工廠,還長停車場」?!市議員林于凱三十日痛批大寮有大規模農地改建停車場,化學槽車密集停放區緊鄰農地及住宅區,造成民眾恐慌,他要求相關局處管理及規範化學槽車的安全性。
林于凱議員三十日在市政總質詢指出,中油五輕關廠後,石化原料需仰賴化學槽車從小港運送至仁武及大社工業區使用,但化學槽車行經人口稠密區,加上停放位置並未管理,過去曾發生有毒廢液洩漏,導致民眾中毒。
林于凱嚴厲批評,大寮有大規模農地改建停車場,化學槽車密集停放區緊鄰農地及住宅區,造成民眾恐慌,他要求相關局處管理及規範化學槽車的安全性。
林于凱另針對事業廢棄物垃圾儲坑容量僅剩三年,垃圾該何去何從問題提出質詢。
林于凱指出,國土計畫草案示警,掩埋場即將飽和,但市內垃圾仍逐年增加,代燒外縣市垃圾也沒減少,他認為應透過垃圾隨袋徵收、底渣資源化及強化資源回收等措施,有效減少底渣及垃圾量。
另外,環保署推動「多元化廢棄物處理循環經濟園區」,目前已補助宜蘭縣及苗栗縣,林議員要求市府應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以達到廢棄物再活化。
林于凱期盼「事業廢棄物流向,別再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他指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新址難尋,因地點大多位於水源地上游及斷層帶,導致台南永揚、龍崎及馬頭山等計畫一一破局。
林于凱認為應回到源頭審視,工業區別再將廢棄物成本外部化。
他指出,高雄市國土計畫草案中,有產業用地及用水評估,卻沒有廢棄物評估,質疑生命自有出路,難道廢棄物也會自尋出路?
林于凱要求市府針對廢棄物產量和容受量做具體評估,並納入國土計畫案中。他強調,如果垃圾沒有去該去的地方,恐有滲漏污染危機,市府評估廢棄物處理應有憑有據,以免超出負荷導致廢棄物四處流竄。【記者蘇武智/高雄報導】